第91章 什么玩意窜到御炕上去了……(第2/3页)

平安扑通一声跪倒:“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万岁。”

只听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平安,朕在这儿呢。”

平安才发现皇帝不在御案后,在靠近北窗的后檐炕上。

他转了个方向,刚准备重新磕头。

“好了,不必拘礼。”皇帝脸色不好,精神萎靡,嗓音也有些沙哑,情绪倒还算稳定:“怎么晕头转向的?”

平安道:“皇宫太大,一路走来,穿过了好几个广场和廊庑,我都有点饿了。”

皇帝命人传些果子茶点来:“小孩子不宜饮茶,拿一碗牛乳……”

想到那只蜜蜂狗,皇帝又改口道:“拿一碗甜汤来吧。”

吴用身旁的太监立刻出去交办。

皇帝又对平安道:“地上太冷,升炕吧。”

平安在南方长大,听不懂‘升炕’是什么意思,嫌炕不够热,要加一把火吗?

吴公公笑道:“陛下让你上炕暖和。”

“哦——”这下平安听懂了,直接蹬掉鞋子,爬到炕桌另一侧,盘腿一坐,果然很暖和啊!

满室宫人:??!

什么玩意窜到御炕去了?要喊人进来抓一下吗?

却见吴公公一脸淡定,没见过世面的东西,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皇帝虽带着笑意,却难掩神色恹恹,撑着炕桌批奏折,平安抻着脑袋看他:“您不舒服吗?”

“老毛病,换季时总会发作几天,不妨事。”皇帝道。

平安与皇帝见面的几次,他总是声音洪亮、精力充沛,一副春秋鼎盛的样子,不想才两三个月不见,就一脸病容了,还是有些担心的。

只是皇帝含含糊糊不多说,平安也不好再问。

只能宽慰道:“您想问什么,平安一定知无不言,只是没必要为了儿女婚事着急上火,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皇帝见他故作老成的样子,嗤地一声笑了:“哪里学来的这套说辞?”

平安一边吃点心,一边娓娓道来:“还记得我小姑成婚之前,姑父家里生意出了些变故,朝廷突然下令禁海,关闭市舶司,一整船上好的明前茶被扣在码头全部受潮,为了收购这些茶叶,姑父家几乎掏空家底,还借了贷,本指望一年后可以三倍赚回,谁知天降灾祸,血本无归,姑父的父亲一病不起。

“陛下,如果您是我祖父,会让我小姑嫁到这样的人家吗?”

皇帝代入了一下,实在共情不了。

宁安有自己的公主府,府里有属官和女官操持庶务,皇庄皇店和巨额陪嫁自不必说,就连驸马都要另赐府邸,平时两人分府别居,驸马想见公主,要么向仪制清吏司申请,要么等候公主召见。

所以女婿是什么样的人家,关他女儿什么事?

这样想来,皇家有再多束缚,也总比百姓强得多,农人遇到天灾就会失去土地,商贾因政令变化可以随时破产,相比之下,一个杨兴钰又算得了什么?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人,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平安觉得皇帝太不会搭茬了,让他后面的话都没办法说,于是教他:“您说‘不会’。”

皇帝只好说:“嗯,不会。”

平安才接着道:“可是小姑与姑父青梅竹马,又早已订婚,不愿反悔,我祖母愁得病了一场,日日唉声叹气,我祖父当时就是这么劝她的。”

“……”

平安又提醒道:“您说,‘后来呢?’”

皇帝只好问:“后来呢?”

“后来,小姑和姑父排除万难,担起了家里的生意,我祖母也施以援手,家里境况渐渐好了起来,还生了个特别可爱的小表妹。”

皇帝微哂,没说话。

“那小表妹呀,小脸粉扑扑的,胳膊像藕节一样白,眼睛像黑葡萄一样亮,漂亮极了,我娘说,非得是感情至深的夫妻才能生得出这么可爱的孩子。”

平安讲得绘声绘色,皇帝略抬了一下眼皮:“你才多大一点,就知道感情了。”

平安接着道:“当然知道!公主见杨兴钰成了‘蜜蜂狗’,第一时间不是害怕他嫌弃他,而是担心他的安危,为他请太医,这叫感情。

“杨兴钰以为公主是奶娘的女儿,依然倾慕她爱重她,为了她胆敢欺君,这也叫感情。”

皇帝端起茶盏的手愣在半空:“什么奶娘的女儿?”

平安没想到,皇帝居然什么都不知道,于是磕磕绊绊地解释:“其实是话赶话的,那日马球赛上,公主打赢了杨兴钰,就开了句玩笑,说她是我家奶娘的女儿。”

“公主,打马球?”皇帝更加错愕。

宁安的事内廷往往只报给皇后,皇帝极少过问。

平安:“……”

皇帝压下一股火气,又问:“打一场马球,就打出感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