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这家伙串频了吧?

金生在哭,刘厦在乐,平安拿着圣旨问胡学士:“从仕郎是什么郎?”

他只听说过七匹狼。

胡学士告诉他,从仕郎是散官,没有实际的衙门和职务。

“就是说不用干活也能领俸禄?”平安问。

“这话说得……”胡学士刚想反驳,却发现好像是那么回事。

平安欢呼一声:“不,用,读,书,啦!”

刘厦将厚厚的一册《尚书》往书箱里一扔,就想收拾收拾回家睡大觉,引来一众羡慕的目光。

“站住!”胡学士呵斥一声:“谁说授了官就不用读书了?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皆有恩荫,难道都不用读书了吗?坐下!”

平安和刘厦如霜打的茄子,连头顶的鬏鬏都耷拉下来。

午休时间,胡学士又将三个孩子拎到眼前,苦口婆心的告诫他们,散官毕竟只是一份荣誉,非科举所得终非正途,将来中进士、点翰林,脚踏实地地走仕途才是读书人该做的事。

所以这个官,除了每月有一点微薄且不一定能按时发放的俸禄以外,并没什么实际作用。

金生更伤心了,既然必须读书的话,他还是想要他的千里镜。

……

今日官职大放送,皇帝赏赐了三个伴读,没道理忽略亲儿子。

傍晚,他将珉王召入乾清宫,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珉王想要钱,而且不要宝钞,但犹豫一下,又决定仍要水晶,因为顾金生说,市面上的东海水晶远不及宫里采办的清透。

“千里镜都做出来了,还要水晶做甚?”皇帝问。

“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物件要做。”珉王道。

这要求多少有点太低了,皇帝又问:“除了水晶呢?”

珉王想了想:“还想在博兼堂旁边腾出一间下房,专门给刘厦他们钻研机巧之物。”

珉王这么说,心里也有点忐忑。

今日胡师傅讲到《礼记•王制》,说司法官在遇到“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的四类犯人时,可以不经审讯而直接将其处死,因此古往今来,不论是供人享乐的奢侈品,还是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都会被视作“奇技淫巧”加以抵制。

胡师傅选择在今天讲这一节,八成也是想给他们泼一瓢冷水,结果这一瓢冷水倒把珉王的叛逆之心浇起来了。

原本只是觉得好玩,如今就想看胡师傅看不惯他们又拿他们没办法的样子。

皇帝思忖片刻:“这样吧,每三日开放一个时辰,不许过分沉溺,还是要以经史为正业。”

“谢父皇!”珉王高兴极了。

次日就与大伙商量,该给这间下房取个什么名字好。

平安道:“研精究微,磨砥刻厉,不如就叫研究所吧?”

几人一拍即合。

研究所也要悬挂匾额,平安索性寻了个机会,请皇帝亲自来提,还殷勤地围着御案磨墨铺纸。

皇帝被他磨的没法子,选一根狼毫大楷,一手拎着袍袖,一手执笔,在纸上写下“研究所”三个大字。

平安围着皇帝转了几个圈圈,夸赞道:“陛下的字,真是铁画银钩,苍劲有力,我什么时候……”

吴用纠正道:“什么你呀我呀,要称臣。”

平安笑嘻嘻地改口道:“臣什么时候可以有陛下的功力?”

“你到朕这个年纪就有了。”皇帝道。

平安不以为然:“臣就算到了您的年纪,也没有您的气力啊。”

“所以你要练好骑射,才兼文武,一通百通。”

“臣长大要像陛下一样允文允武,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平安道。

吴公公几乎要捂他的嘴,这叫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皇帝却被他哄的红光满面,当即又附赠他们一副楹联。

上联为:研精究微,磨砥刻厉;

下联为:探奥求真,砺志铭心。

要不是大内宫禁规矩多,平安甚至还想办个剪彩仪式。

………

又过几日,有人带他们三人去吏部,领取他们的官服、敕书、大印、官防等。

所以散官也并非全无用处,至少那枚鸡血石的官印看上去还挺值钱。

官服是小叔公同款的缩小版,但很神气,苎丝纱罗质地,蓝青色的边缘,淡青色的云纹,胸前缀着代表七品文官的鸂鶒补子。

再回头看爹娘一副人在神不在的样子,平安也像做梦一样。

真神奇啊,不但没能阻止老爹当官,连他自己也当官了……

虽然他这种未成年散官穿官服的机会不多,但也还是有的,比如四月初公主和驸马的婚礼。

看着一对新人珠联璧合,平安全程姨母笑,又不知怎么被帝后二人召到跟前,说了好久的话。

却不知,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有一道目光始终跟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