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珉王生出一丝不祥的预……
可璐王每年的岁赐都会捐出来帮朝廷纾难,家里孩子又多,又没听说过经营什么产业,应该是很穷的……造反是烧钱的营生,他哪里来的钱贿赂边将?
提到钱,旋即想到貔貅一样只进不出的昌平侯,莫非他不但贪财,还很有野心?
毕竟皇长子早逝,昌平侯没有亲外甥,璐王算皇后的养子,扶持他上位是最佳选择。
……
平安这一世读了许多书,吃了很多好吃的,作息规律,营养均衡,运动充足,脑子也发育得越来越灵光了。
他找来一沓有相关信息的邸报,在藏书阁找了个还算干净的角落铺了一地,晒着午后的太阳,慢慢静下心来,从头开始分析。
自己的到来,总在无意中打乱这个世界的时间线。
先是学问平平的郑先生在一群神童的喂招之下考中进士,去户部观政,发现了晋州钱粮数目存在问题,继而弹劾了户部官员、晋州督粮道。皇帝为了顾全大局,将郑先生下诏狱,以安抚晋州边军,让他们安心作战,但战事告捷之后,也派出巡按御史王文焕去晋州巡视调查。
所以当下发生的事,应该与原剧情有些出入,譬如王文焕之死,譬如那个坑死买家不偿命的秦书吏……某一个细节的改变,导致一场阴谋提前露出了马脚。
这应该是好事?平安也拿不准。
因为听王实甫说,他的堂伯王文焕在出发之前,被皇帝叫进乾清宫密谈了很久,谁也不知道谈了什么内容。
但显而易见,因为皇帝与晋州豪强、勋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不打算大刀阔斧地整顿晋州军政,所以王文焕的调查结果原本是要直接送到宫里的,没想到发生了地震,王文焕殉职,账册落入了有心之人手中。
如今晋州刚刚发生了地震,漠北人必定虎视眈眈,如果趁虚而入,还要靠晋州边军抗敌呢,王文焕这时死了,账册丢失,边军人人自危,还怎么备战,怎么抗敌?
所以皇帝与璐王做样子,找到并焚毁了账册,以安人心。
平安并不觉得自己一个小孩子都能看出的伎俩,那些成了精的官员会看不出,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的态度——“真正的账册”已经烧毁,以后再有人以此做文章,那就是伪造证据,构陷朝廷命官。
皇帝明摆着告诉他们,朕知道你们很惶恐,但你们稍安勿躁,朕默许璐王烧毁了账册,就是没打算追究,多事之秋,赶紧各司其职守好边防,不要有后顾之忧。
平安已经过了非黑即白的年纪,知道这是顾全大局的做法,可他这一世读了那么多圣贤书,更明白一个道理,有恶不惩,世上的坏人就会越来越多,朝廷的边防出现了蠹虫,不用等到外敌入侵,自己也会将自己蚕食殆尽。
这一次,如果这些人侥幸守住了边防,朝廷会对他们更加宽容,让他们继续逍遥法外,不但害苦了百姓,还会被他们反噬。
所以二师祖的直觉是对的,晋州不但要查,还要派重量级人物去彻底整饬,才能让边防更加稳固,顺便根除璐王造反的祸患!
……
璐王府正殿,暖阁之中,璐王正在闭目养神。
高泰轻手轻脚地进来,将一盏参茶放在璐王手边:“王妃遣人送来的。”
璐王声音里带着疲惫:“东西呢?”
高泰反问:“什么东西?”
“账册。”
高泰道:“侯爷说,您还是不知道为好。”
璐王气得呼吸都有些发抖:“你道父皇为什么派我去做这件事?”
“不想让您跟文官走得太近?”高泰道。
“愚不可及!”璐王道:“他在给我机会,让我烧掉真正的账册。”
高泰舒一口气:“幸好您不知道,陛下定是在试探。”
“………”
璐王道:“若是试探,就不会罚我跪一夜。”
高泰弯腰捡起碎片,半蹲在地上说:“莫非陛下起疑心了……”
“你们做事,孤也是越来也看不懂了。”璐王道:“孤要成事,只需获得父皇的青睐、百官的拥戴,其他都是顺理成章的,要那些劳什子账册作甚?”
高泰道:“侯爷说,珉王都在您眼皮子底下成气候了,他得做两手准备,有备无患。”
璐王不屑道:“他成什么气候,扶不起的阿斗罢了。”
高泰:“……”
璐王又道:“退一万步说,明明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到账册和文卷,为什么要杀人?”
“杀人?真没有!”高泰道:“杀王文焕没有半分好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那他怎么会死?”璐王目光如炬:“整个驿馆住了几十号人,死了三个,其中就有一位巡按御史?”
“地震来了,房梁塌了,要砸死谁我们也说了不算啊。”高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