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

进城的官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人们质疑着探讨着,这么多囚车,得是多大的案子?

“至少是谋逆。”路人甲道。

“我有个亲戚在兵部当差,说是贪墨渎职。”路人乙道。

“这么严重,要用囚车押运?”

毕竟在百姓们看来,没有几个官老爷是清正廉洁的,真要较真抓贪墨,这世上的囚车哪里够用。

“放进上万敌军,害死了很多百姓。”另一人道。

“啊?!”群众很直观地愤慨起来。

昌平侯颓废地缩在囚车一角,他这些年养尊处优,陈琰也怕一个不甚把他弄死了不好交代,因此允许魏家爷仨坐在囚车里,即便如此,一路凛冽的寒风也生生要了三人半条命。

魏良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长姐非让他回晋州查族人,结果什么都没查明白,就被顾宪和陈琰装进囚车给送回来了……明明来的时候乘坐的是家里最宽敞舒适的马车来着。

接近城门口时,他扶着囚车又开始叫骂:“陈琰,凭你一个芥子小官也敢这样对我,待我见到陛下,非参你一个大不敬,让你丢官罢职。”

话音刚落,什么臭鸡蛋、烂菜叶,雨点般从天上掉下来,落在囚车上,打了他们满头满脑,押囚车的士兵也跟着遭了殃。

怕围观百姓暴乱,一队士兵赶来维持秩序,搬着条凳将百姓与队伍隔开,皆被挤得东倒西歪。

陈琰下令加快速度,迅速进入城门。

……

陈琰还有一番冗杂的手续要交接,需要跑好几个官衙,令人先将平安送回家去,洗洗干净赶紧休息——边关的风沙把孩子白细的皮肤都吹糙了不少,回头让他娘看见该数落人了。

林月白果然把平安数落了一顿,出去一趟脸都皲了。

平安撒腿就跑,又被拽回去洗澡,然后被亲娘抹了一脸香喷喷的润肤膏,听说还是皇后娘娘赏的。

洗了澡吃过饭,第一件事就是分派特产,除了宫里的,都让小厮直接送上门去,郑家的那份他亲自去送,替小郑先生给四老报个平安。

陈琰果然忙到傍晚,平安终于累得睡着了。

看着儿子的睡颜,陈琰道:“我儿甚是乖巧。”

“睡着了当然乖巧。”林月白道。

陈琰道:“如今长大了,醒着也尚可。”

林月白嗤嗤地笑了几声,不是你撵着他要揍的时候。

陈琰大言不惭:“偶一小过,无伤大雅。”

平安听到动静,拧着眉头翻了个身,林月白将食指竖在唇边,帮他吹熄了灯。

……

平安今年的对联用得是方方正正的馆阁体,官员们纷纷带着家里的叛逆子侄来陈家投拜年贴,以表明“小状元体”的创作者已经投诚归顺,让他们放弃无谓的抵抗。

叛逆子侄:不信谣不传谣,如此平凡乏趣之文字,一定是枪手所写!

“………”

要不是大过年的不便打孩子,他们非在胡同里动起手来不可。

陈家门口门庭若市,陈琰没想到当年为了躲避麻烦的小招数,如今居然惨遭反噬,果真是“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这个年终究过得不太平,贪腐案的最大特点就是牵连广,就连已经卸任的前任晋州巡抚也一并下了都察院大牢,兵部、户部两名侍郎引咎辞职,科道言官无一人进新年贺表,弹劾的奏疏却像雪花一样飞入内阁。

新年伊始,甫一复衙,头一件大事就是处理这个特大案件。

前任巡抚孟岐、都指挥使杨忠及两名同知、石门山卫所指挥使处以死罪,兄弟子侄发配充军,其余涉案文武或贬或黜或流放,一气处置了数十人。

昌平侯府及魏家老宅被重重包围,魏家孙男娣女尽被限制约束,房产、庄田、商铺查抄入册,魏良及魏家的两位长辈被打入诏狱听候发落。

平安去公主府送礼时经过昌平侯府,气派的朱漆大门贴着封条,褪了色的旧春联还未换下,写有“魏”字的灯笼被扔了一地。

想到原剧情中陈家的下场,平安心里多少有些不适,魏寅虽然又蠢又讨厌,但被牵连到这般境地,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回家后对小叔公说起这种感受,他觉得一人犯罪株连全家的行为有些残忍,就连魏良本人都没有参与过老家的勾当。

陈敬时告诉他,天道平衡,祸福相依,不义而富且贵,一旦享用,就有可能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他接受了族人的“供奉”,就担起了族人的靠山,知不知情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陛下会杀昌平侯吗?”平安问。

“不好妄测君心。”陈敬时道。

“您分明是怕猜错了没面子!”

“你小子!”

平安惹完小叔公就跑,陈敬时碍于他有个骁勇善战的舅舅住在家里,没有发足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