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有刺客!保护殿下!……(第2/3页)

“陛下,小陈大人来了。”太监通禀道。

“让他进来!”

平安在前门外听着这声音,心里暗想,不是说陛下缠绵病榻多日了吗?怎么声音如此洪亮?

虽这样想着,脚步不敢慢,赶紧进殿给皇帝行礼问安。

“免礼。”皇帝停下脚步,掐腰喘息,太监一人抱一只靴子跪在左右帮他穿好。

“平安,听说你最近来往了很多名妓,可有此事?”皇帝压着火气问道。

“有。”平安脆生生地回答,还不忘帮好兄弟也邀一下功,指着珉王道:“殿下也认识,还花钱给她们买了很多东西,殿下宅心仁厚……”

话音未落,却见皇帝抄起铜箸朝着自己过来了。

平安笑容尽失,撒腿就跑,边跑边问:“我哪句话说错了吗?”

殿中的太医和宦官们各个吓得魂不附体,只有珉王嬉皮笑脸,幸灾乐祸地起哄:“你哪句话也没说对!”

皇帝恼怒道:“朕算看出来了,小孩子是最不经惯的,小小年纪不用心管教,多好的孩子都得长歪。你与李泊言私下里不是兄弟相称吗?好得很,朕一并教你们做人!”

“且慢!”平安抱着一根柱子,探出个脑袋:“陛下误会了,臣和殿下是为了……”

话说到一半,猛然想起二师祖叮嘱周府尹暂时不要告知陛下的事,他可不能做小老四那样的大漏勺啊。

于是改口道:“为了满足好奇心。”

平安话音刚落,就见皇帝的脸色变得铁青。

还是跑吧!

……

经他们这样一番折腾,皇帝发了一身汗,浑身松软乏力,喘息急促,太医跪了一地,求他不要再妄动肝火,快些卧床歇息。

皇帝委实有些站不住了,指着两个半大少年撂狠话:“回博兼堂读书去,等朕腾出手来再料理你们。”

两人如蒙大赦,你拉我扯地跑了出去。

一直跑到乾清门,平安仍惊魂未定:“好端端的,跟陛下提什么名妓?”

珉王解释道:“太医叫给我来给父皇‘治病’,我一个人功力不足,所以给他加把料,救驾的大功分你一半!”

“……”

平安咬牙切齿:“谢谢你啊,这么好的事都能想到我。”

“大家都是兄弟嘛。”珉王十分欠揍地说完,撒腿就跑。

平安在后头追着他打,身后的太监们习以为常的抬头望天。

两人出了乾清门一路打到了文渊阁,珉王对说:“停战停战!等我父皇痊愈请你吃饭,春秋楼。”

平安“哼”一声,怏怏作罢。

看时辰,已经散学了,平安回博兼堂收拾了书箱,两人便往宫外走。

“我父皇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不知道沈姑娘那边还需要多久。”珉王又问:“高泰招供了吗?”

“还没有。”平安道:“不过,应该就在这一两天了,连乔爷都落马了,京城的那个主谋,此刻肯定应该已经慌成狗了。”

……

平安听说清儿今天首次用鸭肠给狗输液,高低得去看看。

告诉来接他的尤七和小福芦回家知会一声,他要去珉王家里吃大户。

两人已经习惯了,眼看着安哥儿上了珉王殿下的马车,打马掉头往家里走。

今日是上元节,长安街道上热闹非凡,有抖空竹的,舞龙舞狮的,夹杂着南腔北调的吆喝声。

平安掀开车帘,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沿街的商户已经扎起了五颜六色的花灯,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喜庆气氛中。

心里暗自感叹,希望这一派富贵繁华之下,再也没有阴暗污浊的角落。

珉王向马车另一侧指去,只见两个身着彩衣,带着夸张头套的“大阿福”扭动着肥胖的身躯朝他们走来,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和路边孩童互动,引得百姓阵阵欢笑。

平安也被逗乐了,暂时将那些烦恼抛去脑后,认真看艺人表演。

“开府之前,我都看不到这么好玩热闹的景象。”珉王道:“我娘最喜欢这些民间玩意儿,等我父皇好些了,我就去求他,带我娘出来走一走。”

说着,使人去旁边摊子上买几个形态各异的小阿福,打算改日带进宫去,给母妃把玩。

马车缓缓前行,大阿福的身后跟着一对踩高跷、划旱船的艺人,时而做出或惊险或滑稽的动作,引得路人纷纷喝彩。

车夫却厉声驱赶:“让开!”

珉王不忍好好的表演被自己的马车冲散,便敲敲车壁:“靠边,让一让他们吧。”

车夫应一声,勒住缰绳往路边移动。

为首的两名高跷艺人对他们点头作揖,似在感激让路之谊,几名侍卫骑马挡在珉王的车驾前,以防有人浑水摸鱼。

恰在这时,寒光乍现,一柄断刃自人群中飞来,不偏不倚钉在了马车棚顶的正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