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这也太难杀了吧……”……

须臾之后,不远处发出墙壁断裂的声音,平安抬头一看,原来是水牢和仓库的墙壁被炸穿,大量河水涌出,灌进仓库和院子,熄灭了大部分火焰。

不知作茧自缚的两人被炸死了没有。

来不及细思,四人躲进灌木丛中,平安甩一甩被火铳震麻了的手,然后重新清理铳膛,装填火药,放入子弹。

紧接着,他们听到一些奇怪的语言。

“这是哪里的方言?”阿蛮奇怪的问。

“是倭语。”珉王道:“我在献俘仪式上听到过。”

平安暗自唏嘘,难怪绑架他们的那些人神出鬼没、武功高强,虞侯居然豢养日本武士,怕是早在海外置下了产业,东渡大海即可自立为王。

这应该是虞侯为自己谋划的最后的退路。

平安藏在暗处,对准赶来的死士扣动扳机,成功击倒了为首一人,其余死士驻足张望,没了首领的引导,显然有些失措。

可惜此时的火铳不能连发,平安本着倭寇杀一个赚一个的心态,迅速装填火药,再次射击,又一名死士倒地。

“あそを見よ!”

死士显然发现了他们的位置,朝着他们潜身的灌木丛走去。

正当四人快要绝望的时候,听到了夜枭的叫声,阿蛮精神一震,这个声音,她跟随陈琰去三大营巡防时听到过,是军队的暗号。

紧接着,他们听到了弓弦被咯吱吱挂上牙勾的声音。

四人屏住呼吸,紧接着听到了沉闷的弓弦声,数百支弩箭齐发,将十几名率先冲进院子的死士射成了刺猬。

密集的箭如雨点般落下,整个庄园慌乱声四起,那些伪作佃农的死士纷纷哀嚎着倒地不起,鲜血染红了院子,在月光下反射出乌亮的光。

正如虞侯所言,整个九穗庄就是个洼地,为的是引运河之水灌溉麦田,此时也成了官军瓮中捉鳖的有利地势。

片刻之后,死士被杀得七七八八,唯剩一些下人、侍婢瑟瑟缩缩地蹲在地上。官军如天罗地网般从四面高地跳下,用手铐脚镣将他们几人一组串成一串锁了起来。

昏暗的院落被火把照得通亮。

院门处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大跨步走进院子,目光四下逡巡,一边呼喊着:“平安!陈平安!”

“爹!”平安仿佛看见了光,从灌木丛中窜出来,跟老爹扑了个满怀。

陈琰将他推开打量:“受伤没有?”

平安摇摇头。

陈琰再次紧紧抱住儿子,生怕一撒手就会消失了似的。

平安傍晚时进宫,皇帝得知他与名妓交往,发了一通脾气,但转念一想,陈琰位居三品,家里连个妾室通房都没有,这样的家教,必不可能纵容平安做这种事,不禁开始后悔,平安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怎能因为病中烦躁,就不问缘由地揍他呢?

遂召来罗纶细问缘由,这才知道在自己生病期间,平安带着五十多个宴月楼艺妓去顺天府提告,生生打赢了官司,为他们脱籍的事。

皇帝当即下旨,黑虎会在京城的余孽仍逍遥法外,为防报复,着北镇抚司遣校尉二十人,保护陈平安一家。

谁知二十个锦衣卫来到陈家时,平安和珉王已经出事了。

京师戒严,兵马司立刻传令关闭九门,全程搜捕刺客,寻找二人的下落,却一无所获,只在河中打捞到他们乘坐的马车。

陈琰想到了水下,立刻令人去水底寻找,在卓成门角楼下发现排水的暗涵铁栅被人钳断,形成一个大窟窿,只要将珉王和平安装进防水的兽皮袋子里,就能从水下带出城门。

陈琰带着令牌和兵部的勘合,只带几个亲卫叫开了城门,一路沿水西行,只见河畔边最肥沃的土地上,接连数家勋贵的庄园,甚至还有皇家的田产,陈琰转而去了最近的三千营,以寻找珉王下落为由,集结军队,打算挨门挨户地搜查。

正在此时,九穗庄中响起惊天的爆破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陈琰迅速锁定位置,下令官兵包围九穗庄,攀上高地和墙头射杀死士无数,找到了被绑架的珉王和平安。

珉王也从灌木丛中走出来,身后跟着阿蛮和春生。

陈琰这才放开平安,红着眼眶对珉王行礼:“臣救驾来迟,殿下受惊了。”

“陈部堂免礼。”珉王道:“部堂来得太及时了,再晚一步,我们就要被砍成肉泥了!”

珉王自以为自己挺幽默,陈琰脸都吓白了。

“亏得有堂兄送我的这把火铳。”平安将火铳重新塞回腰间。

陈琰的脸色更白了,陈平继,送了平安一把火铳?

“什么时候的事?”他严肃地问。

“呃……这不重要。”平安赶紧转移话题,指向仓库的方向:“虞侯躲在里面,也不知炸死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