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召陈平安即刻进宫。……
平安激动地接过木匣,打开,里面静静躺着几卷淡黄色的细长软管,比橡胶质地稍硬,可以视作橡胶物的平替,作为输液管完全够了。
“我们大人说,这是小陈大人一直在找的东西,可以治皇上的病,她不放心驿递,让我们快马加鞭用最快的时间送回京城。”殷小宛道:“她还说,皇上是圣君明主,希望小陈大人一定要治好他。”
平安看着木匣眼眶微红,也顾不得已经入夜,立刻去沈家将软管交给清儿。
沈太医今日在太医院当值,白氏母女都已经睡了,只留个伙计在前面的医馆里打盹儿,以备夜间有急症病人上门。
平安火急火燎地登门,对睡眼惺忪的伙计说:“劳烦通禀一声,我有急事要见沈姑娘。”
那伙计困迷糊了,跑回去禀报说:“小陈公子有急症。”
把白氏和沈清儿一起吓了出来。
平安当着白氏不敢说话,将软管交给清儿,两人开始用目光发电报。
白氏看看自己的女儿,再看看平安:“你们两个……别是有什么事瞒着大人吧?”
两人相互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平安解释道:“没有,白婶婶,我明天要去考试,来跟清儿讨些备用药。”
“对,药!”清儿翻找药柜,找出几个瓶子:“驱蚊的、解暑的、提神醒脑的……”
还添了句:“你只管放心考试。”
平安听话听音,松一口气,接过来连连道谢,又向白氏作揖告辞,转身跑了。
“不对,你们俩肯定有事。”白氏警觉地说。
“娘,我们能有什么事,这些药本来就是给平安哥哥准备的,我今天忙忘了,他就来讨要了。”
“这些都是夏秋季很常用的药,陈家难道没有,非要大晚上特意跑一趟?”
“他从小就用我配的药,身体棒棒的,当然只相信我啦。”清儿一边说着,一边推着娘亲回内宅,还说了句:“我今天回自己房间睡了。”
白氏更是奇怪,丈夫夜里当值,女儿一向要跟她睡的,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她咕哝着:“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
景熙九年,八月初九,是秋闱开考的日子。
平安提前一晚整理出各大书店押题的重合部分,共十篇文章,兴奋地拿去给爹娘显摆,只要将这十篇文章吃透,这次秋闱十拿九稳!
陈琰都不想说话了,吃吧,反正都是历科高手的作文,也吃不坏肚子。
看完文章,平安很早就洗漱睡了,陈琰和林月白还在院子里,最后一次清点孩子的考具。
聊起平安小时候干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坏事,眨眼间小小的一团长成了少年,也要下场参加科举了,都有种光阴如梭的怅然。
或许再一眨眼,他们就老了。
“原来白头偕老是这么快的一件事啊。”林月白感叹道。
两人坐在院子里,只守着一壶茶聊天到深夜,都没什么困意,想到丑时末就要叫平安起床,索性没有回房去睡。
到了丑时末刻,两人刚想敲东厢房的门,门从里面开了,平安已经穿好了一身圆领宽袖的细布直裰,精神百倍地站在门口。
陈琰怔了怔,平安除了送别人进考场的时候,几乎没这么主动早起过。
他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来,这孩子属于兴奋型考生,主要表现为遇到大考就信心十足、精力旺盛,主要动力为畅想考试后的美好生活。
不过这不是什么坏事,据陈琰观察,这样的考生大多是成绩不错,家境尚可,且没什么世俗压力的,只要不是太得意忘形,写出什么犯忌讳的东西,就不算坏事。
至于会不会忘形,陈琰也不太确定,考完再说吧。
平安吃过一顿清淡的早饭,带着冬青和考箱,在家人的簇拥下出门,只见二十名便衣锦衣卫再次分成两队,前后拱卫着送考的车队。
卫队长似乎真的很想去送考,笑着解释道:“这次咱们换了衣裳,担保不会吓到人。”
“爹!”平安气得跺脚:“他们又来!”
陈琰也不好拂了他们的好意,只好劝平安道:“左不过二十个人,堵在街口就进不去了,去就去吧……”
话音刚落,就见几辆马车陆陆续续拐进胡同,沈清儿、郭琦、刘厦、金生……小伙伴们都赶来送考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众人七嘴八舌地嚷道。
整个胡同瞬间变得拥挤喧闹起来,街坊四邻听到声音,也自发起床出来送考,既然邻居们都来了,索性搬出一挂三百响的鞭炮,尤七用竹竿挑着,在门口噼噼啪啪地放了一通。
刘厦告诉平安:“太子殿下原本也要来,不知被什么事绊在了宫里。”
平安闻言有些不祥的预感,这么大的热闹都不来看,别是陛下的旧伤又发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