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4页)
辞盈眼神温柔:“我不愿连累你,或许我明天就会被谢怀瑾的人寻到,如若害的你和茹贞一样......我,我思虑了很久,觉得留在岭南或许对你而言是最好的,岭南有谢大人从前的部下。”
辞盈按住谢然的手:“我知你不愿,但是阿然,你我都明白,乌乡这样地方无法完成你我的理想,或许寻一个地方我们能躲起来,但是躲一辈子,阿然,我不愿。”
辞盈的严重灼着光热,或许还有些许怨恨。
这一路上她看了许多,观望了许多,也就更加明白,她所想要做的事情需要如何富沃的一片土壤。
安淮或许能是她的喘息之地,却仍旧无法替她实现她心中所想。
谢然紧紧握住辞盈的手:“我去帮你,辞盈。”
在辞盈略带诧异的目光中,那个曾经的谢然似乎一点一点在复苏,她紧紧握住辞盈的手:“辞盈,我不怕,在大牢中我没有怕过,将自己的脸划的稀烂我也没有后悔过,我也相信世界上一定存在一个‘乌乡’。”
谢然眼中含了泪,明明她才是满身狼狈的那个,眼中却全是对眼前人的心疼:“辞盈,我不想你总是孤身一人,没关系,怎么样都没关系。我想和辞盈一起养很多小鸭子,看着他们长成大鸭子,然后我抓一只给辞盈熬汤喝。”
辞盈从这话语中寻到一丝熟悉感,笑了两声眼泪却又流下了。
她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听见谁对她说这种话了。
谢然将辞盈抱住,轻声说着:“没事,辞盈,我陪着你,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辞盈良久没有说话,但到底也没有拒绝了。
她要做的事情,需要回到江南。
接下来的几日,她派人伪造了许多她去往江南的踪迹,也伪造了很少一部分去往淮安的,她给泠霜和泠月写了信,让她们先去淮安,然后安排了一系列的事情。
她尽力伪装者,甚至让死侍带着马夫跑了一趟淮安,她则乔装打扮,暗中同谢然回了江南
一切按照她的计划进行。
......
一个月后,茶楼上。
包间里面,辞盈褪下了头上的帷幔,将一份书稿拿了出来。
“我草草整理了一下,你们先看看。”辞盈有些忐忑地将手稿递给李生和谢然两个人。
这一月李生混迹于各大茶坊,病弱模样,挥金如土,文采斐然,已经成为各个茶坊的常客,听闻李生最近要出书,江南各地的读书人都翘首以盼。
李生缓慢地褪下脸上的面具,低声咳嗽了起来,偷偷用帕子将那一抹红藏起来。
易容的灵感还是来源于朱光,李生有一日同辞盈提起“朱光就是烛三”后,辞盈就想到她其实见过烛三,只是烛三大抵是改变了自己的样貌,烛三可以,她们花钱从民间请人,也一样可以。
有易容的法子,计划就会又顺利一些。
科举盛行,文臣为尊,有才华的学子到哪里都被尊重敬仰。
很久之前辞盈就有了这个想法。
天下向来只有读书人说话的份,而读书人又都是男子,于是就如谢然曾经信中所言,这天下文章好的大多都是男子。
澧山书院反而是少数,其中大多是谢家子弟,所以谢家子女无论男女学识出众者都能在红榜上有一席之地,曾经小姐接连多次夺得榜首,下面的人无不敢不服。
但其他书院不是的。
现下的大部分书院,无论是长安还是江南,都不招收女子。
书院不招收,无法报名科举,才女之名更多的成为一个噱头,成为日后谈婚论嫁的添头。
故而一代一代,文章好出名的总是男子。
可真的是这样吗?
辞盈觉得不是,在澧山书院,她见识过很多一样很厉害的女子,也能同男子一般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在红榜上一样可以压过那些被誉为神童的男子。
那为什么不可以?
如若她和小姐可以,如若澧山书院的一部分女子可以,天下的女子为何不行?
为何那些偷盗女子诗文的男子总是能够获得美名,然后成为千百年来压住女子才华的一笔。
辞盈想改变这个现状。
要如何改变,辞盈思虑了许久,在这一路的旅途下来,终于生出了一个完备的计划。
她最开始是同李生商量的,由她写书,再冠以男子之名,待到书流传甚广广受好评之际,再剖出这些诗文的作者原是女子。
当然这时候第一步。
李生思虑良久后,认为辞盈可以换一种更容易引起舆论的方式。
那时灯火下,李生翻着辞盈写下的一部分手稿,眼里流露出由衷的赞叹,随后笑着说:“辞盈,褪去身份太平淡了,你想引起更大的讨论流传更广甚至为天下女子要出一条生路的话,就不能这么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