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4页)
*
春夏交接之际,欲下不下的雨水,闷沉的天空。
书房内浓重的檀香味久久未散去,谢怀瑾放下抄写完的整整一本佛经,将毛笔端正放置在笔架上。
外间,有侍女禀告李生求见。
谢怀瑾安静垂眸良久,同一直跪地的婢女言:“领他进来。”
李生一进来,就被浓重的檀香味呛得直咳嗽,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的墨愉轻轻将窗户打开,谢怀瑾看见了但是没有说什么。
墨愉又拿来一张椅子,让李生先坐下,李生也没有推脱,行礼相谢后坐下来,低声咳嗽着:“长公子,冒然来打扰,是在下唐突。”
“无妨。”谢怀瑾眸色很淡,眼神一直凝视着手中的经书。
李生看过去,轻声道:“长公子是在为谢大人祈福吗?”称呼谢怀瑾为长公子,李生口中的谢大人,自然指的是已经逝去的谢清正。
“何须为死人祈福。”不知是否是因为李生提到了谢清正,谢怀瑾声音格外地冷淡。
李生咳嗽着:“在下曾有幸在谢大人临终前同大人见过一面,谢大人交给了在下一些东西,思来想去,在下觉得是时候物归原主。”
谢怀瑾对此兴趣不大,听着李生娓娓道来。
墨愉在一旁看着公子神色,半晌之后出去关上了门。
李生停住话语:“便是如此了。”
谢怀瑾脸上表情没有变化分毫,他淡声道:“他想的倒是好。”
李生咳嗽着笑了一声:“谢大人也只是......只是关心长公子,我如何能阻止长公子什么,只是借我的口对公子说些话。”
“他不是如此对你说的吧。”谢怀瑾一语戳破。
李生不言,却已是承认。
李生咳嗽着,轻声说:“长公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不承认反而是一种承认。”他好像在说谢大人的事情,又好像不是,总之墨愉将李生带出去时,谢怀瑾只又拿起了笔。
谢清正真正对李生说的话是,弑主。
李家为奴,谢家为主。
李生为奴,谢怀瑾为主。
那日风雨交加,李生跪在谢清正床榻边,听那位病如枯骨的家主说:“若来日我之忧成真,李生,想办法杀了谢怀瑾,保全谢家。”
谁也没有当真。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如何能斗得过权倾朝野的谢家长公子,谢清正临死之前的遗言如水月镜花,是只需要鱼儿吐一个泡泡便能破散的谎言,而说不来也不过是明白谢家大厦将倾做最后的自我宽慰罢了。
李生原不想同谢怀瑾有任何交集,一路躲避谢家探查的人,南下四处漂泊,为了看尸骨一眼回到长安又在路上遇见了辞盈,在奔丧的宴会上,李生曾见过辞盈一面,她是那场宴会上唯一真心落泪的人。
于是船舱内,李生一眼就认出来了。
好心的夫人。
心软的辞盈。
李生偶尔想,辞盈这般心软,他多赖上几分,表白一番咳嗽几声吐吐血,说不定真能进府,但看着辞盈却又觉得舍不得。
辞盈的凋零,像一朵被生锈的银针生生刺入屏风的花。
每一刻都在盛放,于是每一刻都在凋零。
他无法成为生锈的下一笔。
*
如非谢怀瑾不在府中,两个人一起用膳几乎是定下的规矩。
从江南回来的每一日都这样,只有谢怀瑾不在府的几日辞盈独自在院中用膳。
但今日有所不同,墨愉吩咐人上膳食时,谢怀瑾看了一眼空荡的院子。
辞盈上午愤而离去,谢怀瑾原以为辞盈晚间不会再来了,他也没有多少用膳的心思,但刚要将膳食撤下去的那一刻,外间的婢女说夫人来了。
通报的婢女只比辞盈早一些,几乎是婢女话音刚落下,辞盈就推门进来了。
婢女悄然退下,内间只剩下谢怀瑾和辞盈二人。
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安静地用着膳,一直到用膳完时,谢怀瑾才开口:“今日下午,李生来见了我。”
辞盈眼眸停了一下,轻声道:“嗯。”
这个字说完,竟然已经没有要继续说话的意思。
房间内又安静了一会,等辞盈放下筷子,转身就要走。
谢怀瑾淡淡看着辞盈的背影,没有说话。
一连几日都是如此。
辞盈再一次主动同谢怀瑾说话,是因为茹贞的事情,她看着谢怀瑾说:“过两*日我要送茹贞去江南,同之前说的一样,我需得在江南停留半个月,然后你可以派人接我回来,府中府外的事务我已经全部安排好了,谢怀瑾,明日我便不过来吃饭了。”
辞盈温和,有礼,望向谢怀瑾的眸中已经没有了什么情绪。
谢怀瑾摩挲了一下大拇指,只说“好”。
“嗯。”辞盈不再说话,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