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风轻柔地吹动书桌上的书,近些看,上面没有笔墨写的字,只有一些用细针刻出来的痕迹,一页起,一页落,无声之间,夜幕就来了。

晚膳是一同吃的,伺候的婢女如往常一般布好菜,辞盈安静地将筷子递到谢怀瑾手中,即便看上去已经很是熟练,但有一些地方依旧会很不方便。

辞盈无声扶好青年手边的茶水,将其摆放到一边,即便知晓青年看不见,他也没有肆无忌惮地打量,只用一口饭看谢怀瑾一眼。

青年无奈道:“辞盈。”

辞盈听明白了,他知道她一直在看他。

她抬起手在谢怀瑾面前挥了挥,好奇道:“会有感觉吗?”

“嗯,会有光影的差别。”说着,谢怀瑾准确抓住辞盈挥动的手。

辞盈心怔了一下。

她用了些力气,青年就温柔地松开了,辞盈用着饭,眼泪就落下来。

她哭得很小声,于是谢怀瑾没有听见。

光影交错的感觉逝去,青年整个人都安静下来,这就是这两年他的常态。婢女们听从吩咐都只沉默地伺候,烛一烛二偶有交谈也多是因为公务。

其他的,谢怀瑾见的人只有大夫。

辞盈突然想起朱光,压了压声音里面的哽咽,轻着嗓子道:“朱光呢,不在府中吗?”

青年摇头:“不知。”

烛一在旁边说:“朱光姑娘前些日子回府了,带回来一个大夫,只是那大夫身上也有很重的伤,还需要些时日才能下床。”

在漠北时辞盈听过一嘴,但具体的也不知道。

她又看向谢怀瑾,饭吃到嘴里酸酸的。

她不知道谢怀瑾的病还能不能好。

眼睛,耳朵,腿,这些只是在明面上,内里如何,她也不清楚。

晚膳后,烛一又端来两碗药。

辞盈安静地坐在一旁,看谢怀瑾饮用。

两年下来,比从前好了一些,可还是会呕吐,辞盈上前为谢怀瑾拍背,她问:“一直这样吗?”

“嗯。”青年声音有些嘶哑。

辞盈拿过茶想递给谢怀瑾让他能漱口,但谢怀瑾推了推:“无事,我先喝下去吧。”

两碗药谢怀瑾喝了半个时辰,他习惯了,却担心辞盈会不耐烦。

只是快一些了,就忍不住呕吐,比从前好一些,大部分时候是干吐,但喝的急了就会吐出一些药汁,浓郁苦涩的草药味蔓延在辞盈鼻腔间,她轻轻握住谢怀瑾另一只手,什么都没说。

用膳时不觉,两碗药消去了青年大半精力,他撑着眼皮想留在辞盈身边,却被辞盈发现了,辞盈推着他去睡觉,又像是知道他所想一样:“去睡吧,我明天还在。”

等谢怀瑾熟睡后,辞盈一个人出了屋子。

同谢怀瑾相处过程中无数次忍下的哽咽,在此时同化作天空中的悬月,辞盈沐浴在月光中,滚滚的泪如雨。

她推开房门背对着坐下来,她的确不在意那些世人定义的残缺。

但她舍不得。

舍不得谢怀瑾就这样过完一生。

......

燕季收到信已经是三日后,仔细读了三遍信,燕季去拜访了一位老军医。

从前随着义父一起出征的,后来义父死在一场战役中,这位姓李的军医就退了下来,二十年时光荏苒,燕季每年都会去拜访老军医,万幸,李老军医一直身体康健,没有那些战场上退下来的人的毛病,如今是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子。

当初谢怀瑾的刑罚一部分是他做的,另外一部分是宇文拂的人做的,但说到底都是漠北的士兵,折磨人的法子无非就那几种,信中辞盈问有没有法子治好谢怀瑾腿上的伤,燕季记得,这方面李军医很擅长。

“李伯。”燕季见门从里面拉开,对着老人道。

老人很精神,依旧保留着军医的习惯,看见人先上下左右打量一圈看有没有伤,见燕季一切都好,老人示意燕季先进来:“怎么来了?”

燕季将谢怀瑾的情况说了一遍。

老人摸了摸胡子:“长安太远了,你口中这人如若能来漠北的话,老夫能为他看看。”

燕季眼睛亮了一下,眼前的人从不托大,如此回答大致就是有希望,他忙将谢怀瑾的身体状况讲了一遍:“大概只能您过去。”

一个烟架子敲了下来,老头说着:“过不去,太远了。”

燕季不说话了,他也不能勉强。

李军医左看看又看看,敲了一烟头还不满意,又敲了一下燕季的手:“在长安,是谁,让你亲自跑一趟。”

燕季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谢怀瑾,按照辞盈和谢怀瑾的描述,两个人已经合离了,但......就这封信,燕季诚实道:“小姐的夫婿。”

李军医起初没有反应过来,后来想起来宇文府两年前的认亲宴。

他眉宇间多了分复杂:“燕大小姐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