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3页)

胤礽从小就被索额图告知,他是储君,身份高贵与其他皇子不同,耳朵边听了这些年,目无下尘的高傲性子早就养成了。

因此,胤礽来探望小弟弟也只是例行公事,并无多少真情实感。

康熙多年身处高位,精明厉害看透人心,正心疼着小儿子,见着太子如此,只觉得他冷酷心肠,对亲弟弟毫无疼爱之心,将来若要是他继承大统,这些小皇子们还不知道落到什么地步?!

又想起前两日自己生病太子也是这样不为所动,康熙一时间触动心绪,这孩子怎么变得如此不孝不悌,竟是全忘了他这些年的教导了!

于是康熙不顾帐中还有其他大臣皇子,当场便指着太子怒骂一通,把他撵出去了。

胤礽被骂得面色赤红,回了自己帐篷更是又生气又害怕。

皇阿玛就算是再不满意自己,他如今也还是太子,是半君!怎可在这些外人面前就这样斥责自己?竟是全然不顾自己的体面?!

但是他又不可避免地恐惧起来,皇阿玛从来没有这样在重臣面前斥责自己,还骂得这样重,不孝不悌,有这样的评语,他还能做太子吗?

还是皇阿玛早就存了废黜之心,只是借着小十八的病逝发作起来?

一时间他心乱如麻,瞥见外面站着的侍卫,他下定主意,晚上去探一探皇父的心意,白日里说不定是皇阿玛一时间气急攻心,他前去请罪便是了。

若是皇阿玛依然待他这样严酷,胤礽握住拳头,这两年年来他也受够了这种不上不下的煎熬日子,若一味的忍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皇阿玛既然待他毫无疼爱之心,他便要早作打算了!

夜晚,都歇下后,皇太子胤礽说自己要走一走散散心,让侍卫们远一些,胤祥上来询问,被他怒斥离开。

胤祥也不能跟当事人说是皇上命我来监视你的,太子毕竟是君,他是臣,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求太子带着两个侍卫,但太子已经不耐烦了,他盯着人目光狠厉:“怎么,十三弟得了皇阿玛看重,这是连孤也要管教起来了?”

胤祥无奈退下,只在远处看着,过了一会儿,他看见太子孤身一人前往了皇上的大帐,才放下心来,太子不可能亲自上阵去刺杀皇帝,且方才他也注意了,太子身上并无什么兵器,想来是太子要去找皇阿玛说些什么。

胤礽便独身一人前往父亲的大帐,谁知刚一靠近便听见里面传来“太子”、“宗庙”之类的话,胤礽只觉心跳如擂鼓,便也不进去,只借着夜里暗影遮住身形,慢慢靠近想听得仔细一些。

谁知还不等他靠近,他在帐外的影子便被人察觉,只听得一声斥问:“谁在那里?!”

胤礽便赶紧躲到一边,悄声离开了。

康熙已然被惊动了,唤了侍卫进去询问,听说有人窥视御前,不由得大惊,连忙吩咐人查问,同时安排加强防守。

皇帝的人还有谁能挡得住?因此,不到两刻钟消息便递上了康熙的案头。

明黄色衣裳还能有谁?自然是太子了!

康熙更是悲痛恼怒,这个儿子要干什么?!窥伺帝踪,他要谋反不成?!

“不必惊动太子,令人去查十三阿哥方才在做什么?”

当时便对旁边人冷笑道:“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而已。”

说自己身边危机四伏,今天不被害死,明天也逃不过,他也只能戒备谨慎而已。

至此,康熙已然有废储之心。

这话他敢说,旁人谁敢听?满屋子人都慌忙跪下低着头惶恐不已,只恨自己偏偏怎么就听见了这要命的话。

就在这几乎能把人憋死的窒息气氛中,在床边看护的太医赶忙出声:“禀皇上,十八阿哥又烧起来了!”

康熙赶紧转过身看顾儿子,命人熬药扎针。

但是小阿哥还是没挨过去。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天刚刚亮起来的时候,十八阿哥病逝在了草原上。

康熙心神震动,满腹的伤心悲愤与后悔,心里想的全是小十八活泼泼地在宫殿里跑跳的样子,若是他没把十八带了来,是不是他还在京城里好好的?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通报声,说皇太子求见。

康熙从昨日起,就经历了一堆让他伤心愤怒的大事,再加上一晚上都没怎么睡觉,岁数大了这样折腾着心跳都有些快,头也晕晕的,更兼此时心情激荡,脑子中那根理智的线岌岌可危,看着太子收拾得干净体面若无其事地进来给他请安,脸上丝毫没有一点心虚,康熙当时便怒上心头,那根线“啪—”地就断了。

“来人,将太子拿下!”

惊天变数只在顷刻之间。

太子被拘禁后不到一刻钟,皇长子胤禔便奉命带兵来到御帐前受命保护皇父,同时十三阿哥胤祥也被拉出来拘捕关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