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盛陪着胤禛在圆明园里遛弯,有些担心地看向后面的铲屎官,这两年来,胤禛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去年,也就是雍正十四年,十一月底的时候,雍正和曾经的康熙一样,开始右手僵直不可屈伸,且晕厥过几次,最惊险的一次,他正和胤祥说着话,胤祥告退要走,胤禛要站起来要送他,刚一站起来,就朝后面仰倒过去不省人事。
那天,后宫前朝都惊动了,胤祥和胤祯就坐在外面镇着,弘晖和皇后在里面随太医伺候。
万幸,施针后人醒过来了。
胤禛自己也是后怕不止,第二天便传旨,以大阿哥弘晖为皇太子,总揽国事,他自己则是去了圆明园静心修养。
他是皇帝,这皇位是他潜邸筹谋十年才得来,怎么会忍心轻易放手 ,但是,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经了这一回,胤禛是彻底怕了,能锦衣玉食安和顺遂地活着,谁舍得死啊?
弘晖聪明孝顺,又是嫡出长子,位尊德重,监国理事也是应当的。
李盛跟着胤禛来圆明园长住了,随着过来的还有年贵妃和谦嫔。
胤禛把朝政大全交出去,心理上放轻松了很多,出去修养嘛,快乐舒服最重要!
他就想多带些人,比如他最近挺喜欢的一个方答应,和顺常在,还有个姓常的答应,也颇为温柔可爱。
谁知道刚拟好名单,就被狗子一爪子撕了,元福还翻白眼很鄙视地看他,那眼神,把胤禛都看红温了,也就是元福,要是别人,他都得恼羞成怒。
李盛:真是人老色心重,你是去养病啊好不好!找俩稳重踏实的照顾你就行了,还找这老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你可消停点儿吧!
转身出了养心殿的门,李盛自觉有些愧疚,哎,没准这些小姑娘们就盼着去圆明园玩一玩呢,整天在这红墙绿瓦的宫里待着也没意思得很,出去伺候皇上还能有赏赐。
想到这,李盛把上回从内库薅的羊毛又给那些答应常在的小姑娘们送了一波,一人两匹缎子,一人一串十八子的玉珠琥珀串子压襟。
这些女生才二十岁,选进宫来,一辈子就困在这里了,还不如宫女呢,宫女年满二十五还能归家。
其实早年宫内规制不严的时候,也曾有过妃子送还家中允许再嫁的先例,但后来规矩严格起来,就再也没有过这样的幸运儿。
在元福的狗爪阻止下,胤禛只带着年氏和刘氏进了圆明园,顺便把五岁以上的所有孙子们都打包带走了,他闲暇之余,教养一下孙辈,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也是很愉快的啊!
至于皇孙们的阿玛,胤禛就都留给弘晖了,反正以后都是要给他们大哥打工的,先提前实习上岗吧!
胤禩、胤祥、胤祯、胤祹......这些叔叔们一人带一个,皇家一对一指导,实习期结束工作包分配的哦!
留下一堆苦逼的打工人,李盛跟着半退休状态的胤禛快乐地踏上了前往圆明园的道路。
心境一变,胤禛的身体状态也好了很多,起码能睡够时间,早上起来头不会晕得那么厉害了,但是还是有些手臂酸痛僵麻。
关于胤禛的身体状态,李盛也是进行过一些推测的。
首先,这个卷王长期伏案工作,睡得少干活儿多,肯定是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刚即位那会儿,干到晚上一点多钟是常有的事儿,早上还要早起去上朝,李盛当时都很不理解,权利对人的影响这么大吗?简直跟打了鸡血一样,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还不困?
但是身体的代偿终究会到来,随着年岁渐长,早年间透支身体的恶果显现了,他的头发就比同龄人更早地花白了,眼睛花了,皱纹长出来了,甚至不能像以前一样熬夜了,他在灯下批阅奏折时间久了,便觉头晕眼花心跳如鼓。
但除了他自己不爱惜身体,李盛觉得也有一些遗传因素,历史上的皇太极、雍正、嘉庆都是猝死,康熙曾经因为轻度中风导致右手僵麻甚至不能写字,如今雍正也显现出了这样的症状,李盛猜测可能是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以胤禛的性情,就算理智上知道自己要放下国事全身心放松地休息,他也做不到,因此,在这期间,弘晖仍然会把一些事务的处理结果送过来给老爹检阅。
但尽管如此,也是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胤禛在圆明园休养了两个月后,手臂的僵麻就缓解了不少。
事实证明,不工作确实会使人更健康。
太医诊脉后,先是表示了对患者康复的喜悦,但随即就嘱咐皇上,万万不可再像以前忙于案牍身心劳苦,您这岁数,经不起第二回了啊!
胤禛闻言,也就熄了自己再回去办公的心,彻底在圆明园开启了养老生活,连弘晖也不必每天送报告过来了,除了军国大事,平时只需旬日一送,他过眼看一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