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说起朝鲜,中原与这个岛国也是摩擦不断,矛盾由来已久。

朝鲜的祖先通常被认为是殷商灭亡后纣王叔父箕子,他带着族人逃难到朝鲜半岛,而后在此定居,繁衍生息。

周朝立,箕子的后代被封为朝鲜侯;

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中原,威震四方,朝鲜王心生畏惧而称臣但却不肯前往拜见,始皇帝也懒得搭理他;

秦朝末年中原大乱,中原燕、赵、齐三地有不少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入朝鲜,在诸多逃人中,有一个叫卫满的燕国人被朝鲜王赏识,赏赐领土官位,让他在朝鲜西部驻守,方便招纳汉朝流民。

但卫满此人才干出众胆气非常,一边奉承朝鲜王一边发展自己的势力,找到时机反攻朝鲜王,顺利取而代之,自此,这片土地就从箕子朝鲜改朝换代,进入了卫氏朝鲜时代。

卫满趁着中原离乱内耗力虚,便趁机扩大实力侵犯周边部落,从秦末到汉孝惠帝吕后时期,卫满已经降服了周边大部分部落,国力大增兵强马壮。

而相对应的,汉朝因为匈奴在侧虎视眈眈,刚建国又积贫民弱,姿态就不像昔日秦王那样强横了。

两相对比,卫满就不由得对汉朝多有轻视,他是见过秦王扫六合的王霸之气的,秦地铁骑如云,当年兵临城下,压得燕国满朝上下惊虑不安,虽然他作为燕人被逼得远离故土逃亡,但平心而论,秦王那才是帝王气势!

再看看如今的汉帝,匈奴连年侵扰边地,却还要以礼相待,真是窝囊透了!

带着这种心态,卫氏朝鲜对刘氏皇朝就不像对秦皇那样敬畏,甚至在汉武帝时期,居然不肯借道给周边小国,不允许他们前去拜见大汉皇帝,其心下之意昭然若揭——朝鲜想要成为辽东地区一带的独尊霸主。

刘彻这些年来连年征战,一时间顾不上朝鲜,更是助长了他们的野心,在和汉使的交流中,其睥睨骄横之态顿显。

可众所周知,汉朝使者,哪个是好惹的?随便拎出一个来,那都是狠人啊!

元封三年,时任朝鲜王的是卫满的孙子,卫右渠。

汉朝使者涉何,受刘彻之命出使朝鲜,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劝说督促卫右渠尽快履行身为外臣的职责,前往长安亲自拜见天子。

其实前几任汉帝从来没有要求过朝鲜王去拜见,但刘彻不一样啊,他多霸道啊!而且时移世易,当年没要求那是因为曜忙着对抗匈奴,现在四方平定,自然是有闲心折腾朝鲜了。

卫右渠不肯,他心里也不认为自己是刘汉皇朝的什么“外臣”,如今周边小国对朝鲜毕恭毕敬,他大小也算是个霸主了,岂能屈尊去跪拜那汉王?

无论涉何怎么劝,卫右渠就是俩字——“不去”!

给涉何气得直咬牙,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在朝鲜王宫,就算气得心里吐血也不能发作,不然只会伤了汉朝使者的体面,还会有性命之忧,于是,他面上也只是做惋惜状,情绪低落地告退了。

汉使离国,卫右渠派手下的朝鲜禆王护送,就在一行人走到水边时,涉何心一横,当机立断派人刺杀了朝鲜禆王!

而后带着人远遁中原回返长安。

李盛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正瘫在外面晒太阳,他刚洗了澡,摊开两只大翅膀晒羽毛,刘彻在旁边拿着细布帮心爱的大金雕擦干净尾羽上的细小水珠,还没忙完手边的活儿,就听到春陀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朝鲜出使涉何急信!”

刘彻拆开来看,李盛也刚好晒干了肚皮上的羽毛,打算翻个身晒背羽,见刘彻神色有异,于是也迈着两只爪子摇摇摆摆地过来伸长了脖子看。

嗬——这行事也够狂的!人家不来拜见,你就杀了人家手下的小王!也忒霸道了点。

按照正常思路,涉何作为使者,绝对是失职的,两国邦交岂能这样兴起杀人?明明有更妥善的处理方式,怎能为一时之气激起两国矛盾?

但是,刘彻的思路本身就不大正常。

他看完信件,不但不怪罪涉何,反而大笑起来:“如此,方是我国气概!”

不服王化,不拜天子,就该杀!

“既然如此,就让涉何暂且不用往回走了,朕封他为辽东东部都尉,就让他恪尽职守,为朕守卫边疆吧!”

李盛听完翻了个白眼,你都知道这个涉何的所作所为了,还把人放在中朝边境,还给人升了官,让涉何明目张胆地整天在朝鲜边境来回晃,这到底是要守卫边境还是意图激起战事趁机扩张边境?

你这是生怕朝鲜不闹事儿啊!

果然上行下效,什么领导就会带出来什么臣子,你们大汉在外交方面,摆明就是流氓作风嘛!

流氓作风的汉军顺利驻扎到了辽东边境,在涉何的示意下开始搞事情,今天骂骂朝鲜,后天越过边境打猎捕鱼,再后天就开始在那边堂而皇之地进行军事演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