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西域都护府建立后,西域各国的邦交往来、经济贸易,乃至王位继承都要听从汉朝皇帝尊令。

但尽管失去了一些自由,相比之前匈奴的蛮横统治,西域各国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汉朝作为新老大的,毕竟,汉朝还是比较讲理,而且山高路远,也不会像匈奴那样动不动就带着大军过来劫掠勒索一番。

“有生之年,朕能一统西域,实乃群臣见机,天地赐福,万民之幸啊!”刘彻是真的很高兴,自高祖建朝以来,汉朝君主从未有过这样扬眉吐气的时刻,四方平定,万国来朝,实在是让人心里痛快啊!

于是在庆功宴上,刘彻就痛痛快快喝了几杯,夜里又发酒疯非要在邻水长廊上让宫中少府的歌女踏水起舞,他要隔着水波听曲儿!

听你个大头鬼啊!

没人敢劝,而且这会儿皇帝喝醉了,大家都怕扰了陛下的兴致,再被皇帝一气之下拉出去发落了,命只有一条啊!

关键时刻还是得看大金雕的,李盛瞅准了位置,上去冲着后脖子一拍,刘彻就昏睡了过去。

——六旬老人聊发少年狂,一米巨鹰展翅作凶行。

但是没一个人敢看,大家都很懂事地低着头看地板看湖水看栏杆,啊,这地板真平啊呵呵!

不懂事儿的也混不到皇帝跟前伺候。

看着刘彻歪倒在椅子里,大金雕冲着接替春陀的小徒弟何太监一歪头,翅膀尖尖一指:啾啾!抬走!

春陀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么日夜伺候了,何越是他教导出来的,也是机灵聪慧得很,这会儿悄无声息地一挥手,后边上来两个身形比较高大的太监,动作利索地把陛下扶进软轿,一路看顾着进了未央宫寝殿休息了。

李盛蹲在刚才的椅子上听曲儿,天子金口玉言地说要传少府歌女乐工,谁也不敢反对,在被打昏之前,人都已经叫来了,那总不能让人白跑一趟吧,打工人很不容易的,半夜还要应付发癫的大领导。

听完了曲子,李盛跑到离得最近的兰台殿,找到自己在这存过的小金库,把那一荷包的小金丸都掏出来拿去赏给了那些歌女。

看着那些金丸,李盛有一瞬间的恍惚,这还是当年他和韩嫣刘彻他们一起出去打猎,他从韩嫣的腰带上拿下来的,荷包的布已经糟烂过两次,都是他自己又换了荷包装回去,这个荷包一直被他塞在宫殿西侧的窗户后面,打扫的宫人也不敢动,上面落满了灰尘。

想起韩嫣,李盛心里又有些难过,去年春天,韩嫣还能进宫为刘彻贺寿,可今年这次的宴席,他却因为病重体弱来不了了。

那些一开始就陪着他的人,都慢慢老去了。

征和四年十二月,遂安侯韩嫣去世,三月,故鹰扬将军,武宁侯张次公去世,九月,平阳长公主去世。

看着平阳公主府中来报丧,刘彻当时就踉跄几步险些跌倒,等强撑着身子送走了妹妹,他也大病了一场。

李盛陪着他在未央宫慢慢散步,刘彻看到树下落叶,不由得触动情肠,心绪波动,作《秋风辞》,这首作品传世万代,颇见其孤苦寥落之心境。

......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种惆怅,李盛不是第一次感受到,当年太宗看着一个个老朋友离开自己,他也是悲伤难解心绪郁结。

感世间事物迁移,念自己日渐老迈,半分愁苦不安,半分寥落孤独。

刘彻很是沉郁了一段时间,病了这一场后,他的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夜里睡眠越发短浅,往往只能睡一个多时辰就醒了,稍有响动,哪怕是外面下雪后压断树枝的轻微吱呀声,都能让他从浅淡的睡梦中惊醒。

睡不够吃不好,刘彻的脾气也越发暴躁起来,但看着头发花白的铲屎官,李盛心里也不好受,就算再心胸开阔,人也难免恐惧死亡,感受自己的衰老无助,哪怕是天下之主富有四海,又能怎样呢?

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自己无助的愤怒,让刘彻越来越暴躁,哪怕是太子来见他,他看着太子精神勃发神采奕奕,有时候甚至都忍不住会嫉妒,他已行将就木,可太子却还正当壮年啊,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精神气息,让他越发感受到自己的衰败和枯萎。

这样下去不行,在刘彻第二次忍不住发脾气之后,李盛觉得铲屎官的心态已经不正常了,他本以为,这么多年求神问道从未成功,刘彻已经放弃了追求长生,接受了自己的宿命,可事到临头,他发现,刘彻对死亡的恐惧却从未消减,甚至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恐惧仿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