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第2/2页)

“这边都是些随葬的器具了,不得不说真的保存得好好啊!”

“当年开采的时候,整个长安都特别关注来着,我现在还记得,街上都特别挤。”

“楼上一定也岁数不小了,而且当时一定住在关阳街是不是!当时那边的旅馆都不接外客了,都是来救援开采的人员。”

“哎哎怎么出去了,不往前走了吗?”

“前面那几个屋子的墙上都有很多文字,比较珍贵吧。”

“就是这样啦,考古学里,带字儿的比较厉害了,就算工艺再精美,只要不带字儿,总感觉差点儿意思,但就算是一堵墙,只要记载文字有意义,就身价倍增咯!”

“博物馆里那些都是拓本,我之前看过,主要是记载了很多武帝晚年的诗歌画作,还有很多以前和老臣们相处的事情,比如卫青韩嫣霍去病,出现频率比较高。”

“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当时发现神鹰墓里居然有一大箱子完整起居注的时候,当时的考古人员们都很兴奋了。”

“说起来,那一箱子真本,应该到现在还在国博吧。”

“陕博:拼尽全力仍无法抵抗,哭唧唧。”

“都没轮到陕博争好不好,据说当时刚抢救出来就送去首都了,建国八十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完整的成套文字出土,那可是重宝好不好!”

“出来了!啊啊好亮!”

“在里面的时候不觉得,一出来感觉还是自然光舒服啊!”

“这是往哪边去啊?”

“哦,是去前面祭拜了,我也要拜,接刘彻事业运!”

“这个确实要接,刘猪猪真的是幸运值加成满分了,前面几代皇帝给他攒了家底,卫霍给他打了匈奴,儿子给他填了旧账,还有比他还好运的皇帝嘛!”

“也不能这么说,刘彻自己的军事政治素养也是顶级的,当时才二十岁,就敢顶着国内的压力开打,真的是有魄力的,到后来图谋西域继续追着打匈奴的时候,连朝中有不少大臣都觉得有点过了,边境已经安稳太平,何必得陇望蜀再去掌控西域,但后来宪帝明帝光帝三代,都用事实说明了西域的重要,各种作物进入中原,除了带来贸易的利润,也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像是孜然、茴香,棉花、苜蓿等各种作物,都很有用啊。”

“而且刘彻自己也是很有头脑的,刚成年就能在老太后眼皮子底下组建嫡系班底,每次出战和大型决策都是他拍板,而且在攻打匈奴的时候,很多次战事的细节,包括部队转移和将领任命等等。”

“这么一说确实哦!”

“哎我没看清,刚才刘涵是给我们汉武帝供的啥?巧克力吗哈哈哈!还有何文欢,居然是一整本的《武帝传》,我没记错的话,这本还是评释版?让他看看后人眼中的自己吗?”

“那刘猪猪很骄傲了。”

“去小霍那里了,哇,他墓前的祭品都好有风格啊,好多抄录的诗词!”

“刚才卫青那边也是,很多诗词,后世的诗人们真的都很偏爱这两人。”

“武将最高成就啊!”

“大鹰鹰!哎,刚才雕像那边没有祭品,都在陵墓这边了,好多宠物零食!看到同款了!那个鹌鹑冻干!还有兔排!”

“鹰鹰也是很爱吃很爱玩的小朋友啊!”

“感觉大家送去的都是好的贵的,也是因为,鹰鹰一直吃的都是好的吧,我看过史料,说那会儿有什么好吃的,如果鹰鹰在外面打仗还没回来,刘猪猪就会给鹰鹰留起来放着,然后鹰鹰给他带回来的猎物也都是特别好的那种,黄羊榛鸡大鱼,都是挑好的打回去投喂铲屎官。”

“双向奔赴了可以说是。”

“还有一次,刘彻吃了鱼脍觉得特别好吃,然后专门用冰放好留给大金雕回来吃,然后鹰鹰回来后吃了两口就不吃了,猪猪就以为是阿曜舍不得吃给他留着,还特别感动,结果当天下午大鹰鹰就从外面抓了一只更好更大的大鱼扔在他面前。”

“鹰鹰:吃点好的吧你!”

“哇哇这个鸟粮超级贵的,我家有一只玄凤,去年发了年终才舍得买了,吃了这个就不吃以前的了!”

“但是摆在这里有点浪费啊感觉。”

“这个我知道!景点负责人在公众号的采访上说过,这些吃的会送去给那边山林里的小动物吃,比如野鸡野兔之类的。”

“嗯,都是当年我们鹰鹰的食谱。”

“鹰鹰:你说这合理吗?那我的祭品去喂我的猎物?”

“哈哈哈倒反天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