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秦王一声令下,秦军的虎狼之师迅速赶赴西周所在的都城,也就是后世的河南洛阳一带。

周赧王闻听此事,惶恐不安,他当日梦想的带领大军重挫秦国再现荣光的场景化为泡影,心下又是惊惶又是怨恨,他只是想打而已,又没有真打成,秦王居然就这样声势浩大地要来攻打他这个昔日的宗主国!真是倒反天罡,难道他不怕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吗!

这些年来,周王室落寞,但六国也就只敢私下不断蚕食周王的领地,还从来没有过一个诸侯国要出兵攻打周王,当年这些诸侯,可都是周王的老祖宗封的,如今倒逼其主,未免有背信弃义之嫌。

秦国的谋士大臣们有的也劝谏秦昭王暂且不要攻打西周,“秦若攻周,有攻天子之声,而令天下以攻天子之声畏秦,使诸侯归于齐也”。

一来,名声不好听,二来,秦若攻周,其他诸侯国忌惮秦国盛势,恐怕就要借着这个名头齐了心,集结联合起来攻打秦国了!

秦昭王嗤笑一声,不以为意,那些诸侯国又不是第一次联合抗秦了,还有一次没等到咸阳就半路上起了内讧,这么多年来,这些乌合之众有几回事成了事的?

况且,大秦要一统天下,就不能畏首畏尾,今日顾及名声,明日担心道义,什么时候能把事情做成?!

就算不打西周,难道秦国的名声就能好到哪里去吗?他们都称呼咱们为“暴秦”!

哼,老子就是暴躁不讲理怎么了!老子有实力!

找个合适的借口打架容易吗!

秦昭王摆摆手:“诸位不必再劝,寡人心意已决!”

另一边,周赧王慌忙派人去其他诸侯国求援,但一无所获,他们都畏惧兵国凶蛮秦王暴烈,这要是出兵,下一个被打的不就是自己了?

至于团结起来一起抗秦?能团结起来的话也就轮不到秦国有今日之强盛了。

别人指不上了,周赧王又赶紧派人去东周求救,好歹是一脉同源血亲同胞,总得支援一下吧,同宗兄弟都快被逼死了,难不成就看得下去?

——还真看得下去。

东周的统治者,也就是东周君,一见此事,别说领兵支援了,立刻先关闭城门召集兵马防御起来——万一秦军打完了西周不尽兴,再来打他怎么办?秦人可不讲理得很哪!

至于救援西周,可算了吧,别说他这点兵够不够打的,西周与东周这些年来也是矛盾不断积怨已久,当年东周想种水稻,西周就在上游断水!

这次是西周和赧王折腾出来的祸患,凭什么让他去倒霉?!

西周君和周赧王彻底坐蜡等死了。

秦军兵临城下,很快就逼得西周君武公投降,亲自去秦军面前顿首谢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人口三万”。

秦昭王贬废周赧王和西周君,把周赧王封在梁城,才把人放回去。

西周国正式灭亡。

秦昭王“尽取王室之宝器”,而在这些珍宝中,有一个至尊至贵的宝物——象征着天子之位的九鼎。

从秦灭西周开始,秦国的野心昭然明示,他就是要推翻周朝王室,就是要吞并天下,就是要成为下一个天下共主!

九鼎到达咸阳后,李盛也跟着嬴政前去看过,但是并没有九个,只有五个,这毕竟是历经夏商周三朝的古物,王室更迭战乱纷纷,遗失损坏也是意料之中。

他凑近了去看,鼎身上刻有山川河流的纹样,偶尔还会有当地物产的图画,最上面是一圈细密的文字,但是已经很模糊了。

每个鼎上面的纹样都不太一样,想到有九鼎,李盛猜测可能分别对应“九州”。

秦昭王得鼎,又兵不血刃地得了西周王畿地区一大片土地,心情飞扬,于是在宫内大摆宴席,朝中文武大臣、秦氏宗族、后宫嫔妃及外戚贵亲,全都齐聚一堂恭贺这场大喜事。

李盛在宫宴开始之前进去看了一眼,失望地回来了:还以为宫宴上能有什么好吃的呢,结果连肉酱和粟米饭都能上餐桌,烤肉和蒸肉看起来也没那么诱人,跟嬴政平时吃的东西也没什么太大差别。

不过他想想,先秦时代确实是太古早了,这会儿生产力低下,食物品种少,美食匮乏啊。

满足了好奇心,李盛溜溜达达地出来往回走,路上就遇到了好多个已经进宫前来领宴的大臣们。

李盛瞅了他们一眼,甩着尾巴昂着头,看起来非常嚣张地走了。

看着大老虎走远了,大臣们议论纷纷。

“这就是和公子子楚一起从邯郸回来的那只老虎!早就听闻是金瞳玄虎,今日一见果然威武不凡!”

“听闻当年那公子楚的夫人身怀有孕,是梦黑龙入腹而有身,这玄虎便是伴黑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