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为表孝道,在秦庄襄王病逝的这一年,也就是庄襄王八年,嬴政并没有更改年号,只等这一年在十月份结束后,在十一月,也就是下一年的首日,才正式登基,开始了秦王政元年。

登基大典上,嬴政身着黑色滚边金纹的王服,随着鼓乐从轿辇上下来,一步步迈向大殿最上方,就在他站定时,一声虎啸声从下方传来,随着这一声长啸,下方站位好正打算跟着令官行拜礼的大臣们看到了那只巨大的玄虎。

随着玄虎一步步跃上高台,天边聚起阴云,只是云形却不同于平日里常见的一片一朵的形状,反而看起来像是,龙形?!!!

随着风起云聚,宫门前大殿上的众人都看得更清楚了,最东边的龙头上有形如鹿角的墨色积云,又有隐约可见的肢体爪勾,最后边的云雾渐渐浅淡,但还是能判断出那是和鱼一样的脊鳍飘纹。

正当大家都仰头看天上的时候,玄虎已经走到了高台,绕着嬴政转了一圈站定,而后又是一声极为粗犷响亮的虎啸声,随着这一声长啸,原本被黑云盖住的太阳骤然发亮,从龙身黑云上,竟然看到金光从龙鳞一样的斑纹云片中射出来,龙形黑云更明显了!

片刻后,风声大起,风云变幻间云形散去,金阳重新照射大地,若不是亲眼所见,只怕大家都会以为刚才见过的景象是自己的幻觉。

刚才也看呆了的礼官惊醒过来,背上已经出了一身冷汗,不过好在眼下大家都惊诧难言如在梦中,倒也没人注意到他。

他赶紧肃容正身,轻轻试了试嗓子,而后朗声宣告:“新王登基!众臣叩拜,一礼!”

李盛陪在嬴政身边,看着下方躬身拜礼的群臣,新王锐气风发野心勃勃,已经丧乱流离了数百年的中原大地,即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一统时代。

登基仪式过后,朝中大臣们都觉得非常有信心,未来一片光明,秦国这个公司前途大大滴有!没见他们大王登基的时候都有天象嘛!其他哪个国家的国君有此殊荣?中原必将一统,秦国必然光大!

但就算再激动,也是要照常上班,该练兵练兵,该奏事奏事,嬴政在庄襄王后面几年几乎是全盘接手了朝政,因此处理起国事来倒是驾轻就熟,还有精力看书,他最近比较沉迷的就是韩非写的书。

前面说过,韩非与李斯一起师从荀子,作为韩国公子,韩非有强国变法之志,但是韩王安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废物,他满腹才学无法施展,悲愤之下也只能埋头著书,先后写了许多名篇,如《孤愤》、《五蠹》等,韩王不放在心上,但是嬴政却颇为推崇。

李盛不知道后世会如何评价嬴政的性格,但是在李盛自己看来,嬴政是一个情绪比较外放的人,比如,在读到韩非的书时,他觉得自己与作者的见解达到了共鸣,并且这位作者的论点更为高远灼见,于是,激动的嬴政发出了书粉对偶像作者大大的感慨:“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如果能让我和这位贤才见面交游谈论,就算是现在死了我也不可惜啊!

然后就被塞了一嘴巴虎毛,后背上还被大爪爪呼了一下子,虽然肉墩墩地没啥痛感,但是他转过头就看到了大老虎在盯着他。

李盛把塞到嬴政嘴巴旁边的尾巴拿下来晃了晃,他看着嬴政从小娃娃长到这么大,有种家长的心态,听到自家孩子说什么死呀活的就不乐意听。

大老虎伸出爪爪轻轻拍拍嬴政:赶紧呸呸两下!

你年纪还小,统一也还早,就算是随便说也不行!不吉利!

嬴政觉得虎虎这个目光就很熟悉,小时候他要从树上跳下来,虎虎就这样威胁地看着他。

于是他有点怂怂地伸出一只手摸摸虎耳朵:“我只是随口一言罢了。”

又被大爪子呼了一把。

这天,李盛陪着嬴政在明光殿接见了韩国来的一位水利专家——郑国。

他在战国后期久负盛名,是中原闻名极为高明的水利匠人,设计兴修督建过许多水利工程,而他来到秦国,是想向秦王谏言,在关中修建一条自西向东横跨渭北高原的水渠,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郑国渠”。

嬴政动心了,关中有许多盐碱地,种植粮食事倍功半,很是耗费人力物力,但是关中开垦出来的土地又很有限,肥沃的良田是很少的。

农为国家之本,按照郑国的说法,这条水渠自西边来,水流会带来大量的泥沙,带着泥沙的水淤灌盐碱地,只消一两年的时间,便可将关中的大片盐碱地改造为土质厚重适合种植的良田。

沃野千里会使关中迅速富庶起来,为秦国的扩张计划助力大功。

嬴政深思一夜,同意了郑国的建议,并命他为监工,设计并主持修建这条工程量巨大的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