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赵国灭亡,李盛也一路玩儿一路吃地回到了咸阳,大军走正经路线,李盛则是一路越过山脉丛林,保持差不多的进度,偶尔还叼着一头野猪或者是狍子扔到大营给大家添菜。

中间还带着人去树林里捉了一次野兔。

这片树林附近的村民在今年被野猪祸害了不少庄稼,气急之下联合了两个村子,进行了一次大型围猎,大型动物都被捉光了,没有了天敌,野兔田鼠这种动物特别多,简直是一窝一窝的,李盛看着地上的草根都快被啃秃了。

李盛就多管闲事了一下,充当了一次野兔屠夫,把野兔抓了不少,得给这片山林一个缓冲时间啊,不然等植被遭到破坏,这一片村落就难过了,一刮风怕不是沙尘漫天,赵国百姓现在也是秦国境内的人了,本来就战乱刚停日子不好过。

大军从咸阳城门正向入城,李盛照样从后山跳墙头,秦国将士们倒是无所谓,主要是他怕惊着马,本来是大胜而归,马嘶人喊地乱了套就坏事了。

李盛回去更快一点,回去的时候,嬴政正与李斯、吕不韦等人对坐,一起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商议如何在打下来的赵国境内设立郡县,又要派谁去治理。

几人一边说一边感叹,李盛悄咪咪地进来趴在嬴政旁边,被捏住一只爪垫抱在手上。

如今赵国已灭,这几个人说着说着,便不由得开始分析赵国的败亡因由,嬴政更是面色肃然,作为一个国家的掌舵人,他更要以此为戒,决然不能像赵国一样。

自赵武灵王之后,后面的继任者就一个不如一个了。

就算赵武灵王自己,也有些糊涂的地方,前半生励精图治,但在他执政二十七年的时候,他突然要废掉年长的太子赵章,扶持幼自赵何。

但小儿子年幼,如何能坐稳王位呢?万一他死后,赵何不敌长兄赵章,不能顺利继位怎么办?

赵武灵王想出了一个天才的注意,他在壮年之际禅位给幼子,这样一来,他的好儿子直接就是赵王了,名位已定,想来长子也无法了。

但赵武灵王只是喜爱小儿子,并不是多么厌恶长子,他把长子的太子位废掉,但是又给他他一块地盘派人协助他治理。

而这一操作果然留下了隐患,就在四年后,沙丘之变,赵何,也就是已经登基的赵惠文王,和长兄公子章在沙丘游览,公子章叛乱被杀,而赵武灵王则是屈辱无助地被扔在了沙丘行宫,以至于饿死。

此乃国政不安,对国家的健康发展是很致命的。

赵国内耗时,正是秦国崛起的宝贵时间,秦国一直前进着强大。

其实,历史上嫪毐之乱,吕不韦之死,都曾经严重影响了秦国灭六国的进程,而这一世,蝴蝶的翅膀扇动了,嬴政灭赵国的时间提前了整整六年。

而且没有经历过这两次政乱的秦国君臣们,是更团结的。

历史上嫪毐做大,吕不韦势强,在嬴政亲政前,这俩人都各有权力,很多大臣们都无法避免地被卷入到党争中去,避免了这些无意义的内耗内乱,就无形中助力了秦国国力的发展。

而这一世的赵国,却没有这种好运,赵武灵王的后代们,更是连守业都做不到了。国主昏庸,错信佞臣,朝内奸邪当道,国家又怎么能发展呢?

赵王的政治决策多次错误——本该联合燕国共抗强秦,但是赵国却频频伐燕,消耗国力,但实际上,两国相互消耗国力,都是输家,而另一边,秦国是渔翁得利,不费吹灰之力地收了不少地盘。

多次用人失误——之前的长平之战和这次的邯郸决战,弃廉颇而用赵括,弃李牧而用新将。

且赵国朝中政治腐败相当严重——只看郭开便可知了。

后世曾有诗云:“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但是世上有哪有后悔药呢?

赵国的破败,却是秦国的狂欢。

当夜,宫中大宴群臣,以庆此功。

“诸卿,满饮!”嬴政意气风发,站在高台处一抬手臂,眉目间尽是欢畅。

“贺大王!”

李盛趴在嬴政旁边,他自己也有一个座位,是嬴政专门让人给他做的。

沉水黑檀木的方形矮塌,李盛看着就很像一个矮矮的单人沙发那样,靠背被工匠雕磨成了一个虎头的形状,两只眼睛的位置是金黄色的虎眼石,两边的扶手和靠背上还雕刻出了纹路,和玄虎背上的花纹走向是一模一样的。

塌上铺的是银黑狐皮,是之前李盛捉来给铲屎官做衣服,但是一直都没见他穿出来,原来是攒够了给他做了一张大毯子。

李盛白天在路上炫了一只野山羊,这会儿也不饿,两只爪爪摊放在虎头下面,懒洋洋地趴在座位上看着下面的群臣,尾巴尖尖一勾一甩,看到嬴政喝酒喝多了还要一尾巴甩过去,等嬴政转头看过来,就是瞪着眼睛看他手里酒杯的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