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01(第3/5页)
黎尚哦了一声,翻开了笔记本。
贺临皱眉:“你不会是又要记吧?我随口胡说的。”
黎尚低头写着:“记录下来整理成册,说不定将来遇到疑难案子翻一翻就有思路了。”
贺临差点被这句话噎住。
吴韵声连忙在一旁岔开话题:“这个案子,资料应该全吧?”
黎尚给他们简单转述了一下案卷上的信息。
于景辉在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当地的报社工作,那时候正值自媒体蓬勃发展,传统纸媒逐渐没落。
这家报社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也做起了自己的公众号和新闻APP,于景辉就是公众号的负责编辑。
他撰写了一系列的新闻,主要是以吸引流量为目的,其中最热门的是公众号上的一个频道,里面专门刊发本地的独家新闻,什么玉石市场以假乱真的黑幕,还有丈夫出轨,妻子旅馆抓小三,被拐儿子长大后千里寻亲等等充满戏剧性的社会新闻,有时候还会跟踪报道。
这种新闻非常符合大爷大妈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获得了很多关注。
于景辉很快就把公众号做了起来,关注人数突破百万。他也随之升职加薪,买了房买了车,手下还有了两名刚毕业的小记者,和他一起撰稿。
于景辉失踪的具体时间是在三年前的冬天。
头一天下班的时候,他还和同事们有说有笑地约好了要一起去聚餐。
第二天,他却没来上班。
同事们联系不上他,就通知了家属,他不在自己家里,汽车没有开走,手机,证件,以及下班时随身带着的电脑却不知去向。
所有人四处寻找无果,随后只好报警。
于景辉单身未婚,社会关系相对简单。
警方调查后问询过他的家人和同事,没有找到太多有价值的线索。
时光匆匆流逝,三年后,于景辉的亲妹妹于童童无意中发现了哥哥失踪前留下的一条线索。
于是,这起尘封已久的案子又被重新翻了出来。
黎尚简单翻看了一遍于景辉发在公众号上的所有文章。
他对贺临道:“转载新闻没什么问题,可以排除掉,这个频道撰写的民生新闻之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较为严重的报道。”
简而言之,从表面上看,于景辉发布的新闻多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新闻,似乎还达不到杀人灭口的程度。
贺临道:“说不定是有隐藏信息,或者是还没来得及写出来的新闻,甚至有可能,他仅仅是一名知情人。”
老吴也分析着:“身为记者,和警察一样,经常会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常人难以接触到的信息,说不定就是哪一条消息给他带来了灾祸,导致了他的失踪。
贺临点头:“等下家属来了,听听她新发现的线索。”
两点钟,八分局的人准时到了。来的是一名基层老警察,他还带着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女学生。
这位老刑警姓刘,恰好和老吴认识,两人寒暄了几句。
女学生则是于景辉的妹妹——于童童。
他们一共五人,坐在了小会议室里。
简单打过招呼,贺临问:“关于这个案子,你们近期发现了什么线索?”
刘警官示意于童童来说。
女孩翻找着书包,拿出了一个旧手机,看起来颇具年代感:“我前几天收拾家,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我哥哥以前的旧手机,我打开以后,发现里面有一个记账的软件,这个软件会从云端同步信息。就在里面,我发现了一条我哥之前写的记录,时间是他失踪的一周前。”
于童童说着,眼眶渐渐红了。
她是那么想念自己的哥哥,这条记录就像是哥哥跨越了时空给她发来的信息。
贺临接过了手机,只见屏幕上有简短的一句话:“核实崔园长一事,她是否是被冤枉的?”
这句话寥寥数语,所指不明,更像是一条于景辉写给自己的备忘,又像是一句诡异的遗言。
这句话给他的失踪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
黎尚扫过一眼之后,迅速地在面前堆积如山的资料里翻找了起来。
刘警官道:“我们当年啊,也对于记者失踪的案子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他所写的新闻里,有三则是关于这个什么幼儿园崔园长的……”
他刚讲到这里,黎尚已经从厚厚的一叠资料里,精准地把相关的几则新闻翻了出来,整齐放在了最上面。
他默不作声地做完了这一切,又在一旁低头记录。
刘警官见状,立刻道:“对对,就是这些!一共是三条报道。”
还好那些文档都是打印出来的复印稿,不太难辨认。
贺临翻看着,新闻报道是有关一家名为云城熙熙幼儿园的私立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位于城北区,规模非常小,幼儿园已经开办了十年,解散前有20来名小朋友,两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