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08

第二天就是周一, 经过了一日,街上的雪被铲雪车铲去了七七八八。

时至今日,也再难看到学校组织学生们扫雪的壮观景象了。

贺临早就和欣城这边约定好, 一大早就到了欣城市公安局。

外面天寒地冻,市局里的暖气开得倒是挺足,屋子里暖融融的。

当初的报案人也按时到了, 她是位二十五岁的女白领,现在在欣城的一家公司担任供应链采购。

女人看起来非常年轻, 穿了一件白色的长款羽绒服。她的一双眼睛明亮, 又圆又大, 脸也是圆圆的,一头乌黑的长发,是个可爱的甜妹。

大概是第一次到欣城市局来,女人进门的时候就一直在好奇地四处张望。

核对身份证前, 贺临还以为她叫姜婉,毕竟以“儿”字结尾的名字不多。结果他看过证件后有些惊异道:“你是叫姜婉儿?”

听出了上扬的尾音,姜婉儿对这种反应习以为常。她解释道:“我妈当年怀我的时候看了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 喜欢里面的上官婉儿,后来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好多人看着这个名字都觉得稀奇,其实‘儿’字也是能注册进名字的。”

市局这边负责接待他们的是一名姓苏的女警员, 另外还有一位下属派出所实际负责调查的姓赵的年轻男警员。

那个小派出所一共十人,负责附近的五个村子, 平均下来, 两人管理一个。

别看乡间大案不多,但是这种基层的派出所工作不少,每天都被各种繁杂事务所困,忙到飞起。

赵警官就顶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难掩疲态。

见状,贺临知道,亲自过来看看还是对的,基层派出所人力有限,这种情况下,催也是白催。

几人互相介绍,打过招呼后,一起坐在了会议室里,首先简单沟通了案子的情况。

这里的案卷虽然尚未有结果,但是加入了众多笔录,比云城市局的那份更为详尽。

贺临认真听着他们的讲述,黎尚则是翻开了案卷,低头看着。

快速浏览完,他神情认真地打开了工作用的记录册和录音笔,准备进行记录。

这次的失踪者名为姜莱,失踪时30岁,失踪时间是在一年前的春节。

她是一位在云城工作的单身女白领,曾是一家互联网销售公司的营销总监。

失踪地点位于她的老家寒桦村。

报警人姜婉儿,是小了姜莱五岁的堂妹。

黎尚简单列表理了一下关系。

姜莱的父亲和姜婉儿的父亲是亲兄弟,父辈一共有兄弟三人。

姜莱的爸爸在家中排行老二,姜婉儿的父亲排行老三。

姜婉儿之前也在云城打拼,最近半年才调回欣城来。

之前,她们两个一起在云城工作过两年。

两位女白领既是堂姐妹又同在异乡,姜莱一直对姜婉儿多有照顾。两个人住得不远,公司也离得很近,她们的关系一直不错,平时也经常见面。

姜莱很独立,赶上了公司上市的好机会,股票兑了一笔钱,就在云城自己买了一间一室户的小房子。还自己做了个自媒体账号,发发日常,记录自己的生活。

看得出,失踪前的姜莱是个生活美满幸福的年轻女人。

一切的变故就发生在她去年的春节回乡探亲之后。

寒桦村和云城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到现在两地之间还没通高铁,每年想要回趟老家需要坐上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往来非常不方便。

以前,两姐妹工作一年,最发愁的事就是过年回家。

车票不好买,时间总是不好安排。加入春运的大军,车马劳顿回去却住不了几天,路程选得不好还会被堵在路上。

可是家中的父母年岁已高,隔上一段时间总得见上一面。

在失踪以前姜莱因为忙于工作,已经有两年没回老家,那两年都是她爸妈临近过年从乡下过来看她。

去年赶上她母亲生病,实在是无法过来,她就买了春节往返的车票。

当时反而是堂妹姜婉儿所在的公司需要值班,没能回家。

姜莱回老家住了几天,决定在年初五返程,出发前她就和堂妹说好了自己要回来的时间和车次,姜婉儿也和她约好了要去云城火车站接她。

到了初五下午姜婉儿早早就等在了接站处,可她却一直没能等到姜莱的人。

她再打电话,姜莱的手机是关机状态。

忽然联系不上姜莱,姜婉儿连忙给堂姐的父母去了电话,结果对方告诉她,姜莱已经按时出发,他们把女儿送到了公交站,算着汽车快来了,才和女儿告别回家。

姜婉儿当时找不到姜莱,心急如焚,直接就在云城报了警。

云城接警的分局很快就把案子发给了失踪调查科,程笑衣那边根据车票记录一路倒着查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