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0(第2/3页)

两个人分开行事,贺临叮嘱了顾念堂要多收集专家的名片,以备回去以后筛选合作人。

贺临在几个楼层匆匆逛了一圈,看到了不少网警那边的同事,向他们打过招呼。

看着时间差不多,他来到了会议酒店的二楼,出示了参展证,被工作人员放行进去,大厅里几乎已经坐满了人,贺临坐在了最后一排,望向台上。

宣讲刚刚开始,PPT背景前方,男人站在台前,正在款款而谈。

他所说的一些东西和理念都挺新的,有些是刚刚有概念,有些是尚在开发之中。

人们的目光望在他的身上,看起来专注而崇拜。

贺临耐下心来听着。可太多的专有名词还是让他有点困惑,不得不听上一段就用手机搜上一会。

这场宣讲进行了两个小时,随后才临近尾声……

“人们现在基本难以想象如果网络,手机,电脑忽然消失了,我们每天的日常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其实,计算机刚刚诞生至此约八十年,互联网诞生不足六十年,手机出现五十年,这些东西可能还没有我们家中的长辈年龄大。更是在人类发展史上短到如同弹指一瞬。”

“可它们在这短短几十年内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却比之前的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还要多。”

“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随之改变,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在随之变化。只是,这些技术又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呢……”

男人说到这里,留下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他的目光落在了台下。

贺临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感觉到有瞬间,陈砚初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随后男人的嘴角扬起,微笑着说:“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愿科技之光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足足持续了一分钟,才有人开始离开座位,散场向外走去。

贺临的目光却始终落在男人的身上,他也不知道为何,眼前的男人仿佛对他有种别样的吸引力。他想要把他看得清楚一些,更清楚一些。

贺临逆着人流,迈步向前走去,逐渐走到了台前。

他与男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已经近在了咫尺。

男人摘下了耳麦,和现场的工作人员交流了几句,他转头也看到了他。

四目相对。

陈砚初的脸上再次绽放出温婉的笑容,他微笑着对面前的人道:“贺临,好久不见。”

听到了这声问候,贺临不觉得亲切,只觉得有种寒凉感,似乎从之前的梦境里穿透出来,直达他的身体。

他的声音暗哑,叫出了他记忆中男人的名字:“吕一尘?”

面对贺临的反应,陈砚初的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后他便温和地笑了:“难得班长还记得我这个老同学。”

他认下了这个身份。

本该是顺理成章的互相寒暄,可此时的贺临却依然在愣愣地看着他,似乎有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正在一点一点地破土而出,眼前人的身影逐渐和他回忆中的那个少年重叠在一起,为他并不完整的记忆找到了新的落点。

贺临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仅凭着少年时的记忆,就会这么肯定眼前的人就是曾经的老同学,毕竟陈砚初和吕一尘也就剩眉眼之间还有些相似了,除此之外,他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

然而在经历过江尚雪到容倾再到黎尚的变化之后,贺临反而觉得吕一尘的这种变化合乎情理。

这么多年,沧海桑田,人活在世各有各的难处,有任何变化都是理所当然的。

也许吕一尘也是如此,他在当年大学毕业后又遇到了什么境遇,能把他从贺临记忆之中那个,总是流着鼻涕,躲在人群之后,遇到了人多一点的场合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少年,变成了如今的陈砚初。

他西服革履,游刃有余地站在众人瞩目的会场中进行演讲,丝毫看不出一丝过去的自卑和怯懦,又能够在校庆时提出捐一栋楼,如此大手笔也实在是令人咋舌。

贺临不知为何,面对着眼前的人额头出汗,本能地有了一丝畏惧与不适。

老同学见面,本应该是其乐融融地互相寒暄,但此时的贺临却明显不在状态。相比贺临的不自然,陈砚初的表现就自在多了。

他热情地拍了拍贺临的肩膀,主动问了他的近况,与他寒暄了几句,留了电话,最后邀请他有空小聚。

礼貌得体,进退有度,表面上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但却始终让贺临觉得跟眼前的人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隔阂,一时间让阅人无数的贺临有些看不透他。

等贺临反应过来时,男人已经去忙了,他低头看着陈砚初递给他的名片,上面有电话和各种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