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3页)

这新痘粉还没取来呢,李氏先想起来他以前说的话了,德亨也就顺势将自己的话再说一次。

德亨:“额娘,我是跟额娘说过我已经出过痘的事儿,但额娘和阿玛都不信,我也就以为我是没种上了。”

唐痘爷在旁听的稀奇,问道:“你怎么会认为你出过痘呢?出痘什么样你知道吗?”

德亨:“痘痘嘛,还不都一样?就跟牛身上一样,一片一片的,人也应该差不多吧。”

唐痘爷捋须点头,道:“不错,那你要是跟牛一样浑身成片的出过痘,你阿玛和额娘一定会发现的。”

德亨点头,道:“但我就出了一个,然后发了一晚上的烧,第二天就好了。我觉着跟大人们说的种痘挺像的。”

纳喇氏简直要晕厥过去了:“什么时候?你什么时候出了一个痘?还发烧…发烧……”

纳喇氏想起来了:“是你三岁那年,种痘之前突然发烧……”

前面说了,叶勤和纳喇氏两口子对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宝贝非常,德亨每一次生病纳喇氏都记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发烧这种在当代看来非常凶险的小儿疾病,纳喇氏就记得更清楚了。

话说,自从三岁那年种痘前夕德亨发过一次烧之后,此后三年,一直到今日,德亨都没有再发过烧了。

纳喇氏恍惚回忆道:“我还记得,当时你手背上红肿一片,你跟我说你是在墙上噌的?”

德亨支吾道:“不是在墙上噌的,是我不小心划伤了手背,然后去骑青牛,下晌手背就鼓了一个痘,然后就发烧了。”

唐痘爷敏锐的接收到隐藏信息,问道:“你说你见过牛身上的痘,你们家那头青牛,是不是身上就长了痘?”

德亨:“是啊,唐爷爷你怎么知道的?”

唐痘爷循循善诱:“后来呢?你是认为你手背上已经出了那个痘,就可以让你以后都不用再种痘了?”

德亨回答道:“唐爷爷还记得我家书童陶牛牛吗?”

唐痘爷点头:“记得,他那次出痘十分凶险。”

德亨就道:“从那我就知道了,痘粉就是痘浆结痂制作成的,只要小孩儿碰过痘粉,并出痘,发烧,消痘,就是种上痘了。我也一样啊,我沾了牛痘,然后手背上就出了一个痘,接着就发烧了,第二天痘消了,我也好了,这不就是种上了?”

“哦,我手背上还有一个小窝窝呢,您看,就是那次出痘留下来的。”德亨给唐痘爷展示手背上的痘坑。

纳喇氏急道:“这怎么能一样?那是牛身上的痘,怎么能一样?!”

唐痘爷仔细观察着德亨手背上的小痘坑,还不忘安抚即将崩溃的纳喇氏,道:“也不无可能啊,谁说牛痘和人痘就不一样的?”

纳喇氏:“痘爷!”

唐痘爷正色道:“老夫种了一辈子的痘,你放心,不给这孩子一个说法,老夫是不会出这痘所的。”

纳喇氏一口气憋在胸腔里咽不下吐不出来,只能捶着胸口等唐痘爷决断。

叶勤很快就从太医院请来了带着新痘粉的太医,这个太医从门缝里将痘粉递给唐痘爷,然后两人交流了几句,太医留下一个小药童在门外等消息,自己离开,唐痘爷再次给德亨种痘。

理所当然的,这次也没出痘的迹象。

唐痘爷看着德亨,就跟看一只大宝贝一样,慈爱的哄他,让他安心在这里住着,唐爷爷保证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后隔壁联排的房子就都被太医院租赁了下来,德亨这间小小痘所里又住进来两位穿着补子的太医,两位太医连番给德亨诊脉,唐痘爷则是去和墙另一边的太医联合给康熙帝写奏折。

唐痘爷口述,另一头的太医拿笔写。

叶勤已经麻木了,他麻木的跟纳喇氏嘱咐在里面好好待着,外头有他,什么事儿都没有,另一方面,他又麻木的轮番回答太医院众人、都统、宗人府、贝勒府等人的详细询问。

他就知道,儿子这次种痘也不会顺利的。

他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