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5/5页)
康熙帝:原来你小子是真的别有想法啊。
康熙帝只以为德亨是少年心性,对俄罗斯人好奇,加之住的近,就去看稀奇去了,让他说“实话”,只是直觉使然,这不又是在随意散步吗,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属实是没话找话了。
实在没有想到,德亨居然有想法到了要“上奏”的地步了。
看来,是真的有想法了。
康熙帝:“咱们就当闲聊,你随意说说,朕也随意听听。”
德亨想了想,道:“我觉着,他们来京除了贸易应该另有目的,他们国家的皇帝还要求增加来京贸易人数。”
康熙帝:“是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要求增加贸易人数,不是他们国家的皇帝。”
德亨点头,道;“那他们增加贸易人数,不是很可疑吗?”
康熙帝:“西伯利亚贫瘠苦寒,他们要求增加贸易人数是正常的。”
德亨:“既然西伯利亚苦寒,没什么好东西,就那点子皮毛,咱们也不缺,那咱们为什么还要和他们做贸易。”
康熙帝:“咱们天朝上国要有大国的胸怀和气度,要用真诚和包容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臣服于天朝威仪。既然他们的王派遣使臣来纳贡称臣,咱们自是要以礼相待,不能慢待他们。”
德亨:……
德亨捋了一下:臣服、纳贡称臣、礼、慢待……
原来,在康熙帝眼中,俄罗斯国和朝鲜、琉球、暹罗一样,都是大清的附属国。
谁给你的错觉?!
你收人家做附属国,人俄罗斯知道吗?
他们承认吗?
多么可怕。
到底是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这种认知,还是掩耳盗铃下的自我升华。
德亨不愿意相信这是“皇帝的新衣”,要不然,那百年苦痛就太悲哀了,也太可笑了。
德亨想解释一下,却发现无从说起。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一个皇帝。
毕竟他不会引经据典,高谈阔论。
他也没有证据证明俄罗斯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强国。
康熙帝见德亨不语,就告诫道:“你跟那个伊凡交往,莫要失了国公的身份和皇家贵胄的体面。”
德亨:“……是。”
康熙帝已经散步有十五分钟了,道:“回去吧。”
德亨突然想起来,道:“皇上,我将羊绒锦给伊凡看了,伊凡是商人,他定会想方设法将这种布料弄到手,皇上,您能不能不要将这种布料赏赐给他们?”
康熙帝:“你想做什么?”
德亨:“掏干净他们的口袋。”
康熙帝无语片刻,道:“朕记得,你不缺钱?”
德亨:“好玩儿嘛。”
康熙帝斥责道:“胡闹!”
德亨:“伊凡曾经游历欧洲,我想听他说些其他国家的奇闻轶事,等我听到一些新闻,就回来说给您听怎么样?”
康熙帝:“朕身边耶稣教士很多,不缺洋新闻。”
德亨笑道:“可是,他们已经离开自己国家很多年了,且都是偏居一隅,属于一家之言,您不想听听商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的?”
康熙帝皱眉:“商人!欧洲那些国家都没什么规矩,他们的国王居然会委派商人来递送国书……”
康熙帝摇头,十分的不以为然。
德亨:“但咱们也不能否认,商人走南闯北,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
康熙帝似是被说服了,想了想,道:“也罢,你既能说拉丁语,又能和俄罗斯人交流,那筹办学馆的事情朕就交给你去做,去给马奇打下手吧。”
德亨惊喜,忙应下:“嗻。”
又问康熙帝:“您有什么吩咐吗?”
康熙帝看他,德亨又多加解释了一句:“比如,您想知道什么,臣帮您去打听?”
康熙帝沉吟道:“若是有精于天文、技艺、或者没听说过的医药典例的,可奏报与朕。”
看来,康熙帝对西方的认知,就仅限于以上这些了。
蛮夷、荒凉、不通教化……却懂天文、会地理、有着中国人没有的医药精理……
这种割裂的认知,就没有觉着自相矛盾吗?
德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