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3/5页)
不知道关老爷上班的时候,会不会两处办公室来回跑,德亨不由在心里调侃。
药王庙东侧台阶之上有个观音阁,里面供奉的是送子观音,来此庙进香求子的香客要更诚心一些,因为需要登高而上,才能登上一个小平台,进入观音阁。
戏楼,就建在药王庙门口处,每到上元、中秋和九月十四这几天,药王庙门前会有庙会,康熙爷前儿才打此经过,药王庙门前的戏楼同样也开了戏,大家乐呵乐呵。
说真心话,自打德亨在这个时空醒来,他还是头一次逛夜市呢。
和蒙古高原做邻居的古北口,夏日的夜空弯月星河闪耀,地上万家灯火点亮,天地相辉映,美丽极了。
这里百姓服色各异,发型各异,瞳色各异,年轻的女性们或姊妹姑嫂同行,或兄弟家人陪同,自由自在的走在街道上,挑拣着集市上琳琅满目的货物。
德亨跟陶牛牛笑道:“不知道姐姐和小福她们有没有逛过这里的夜市,她们要是没逛过,可就太可惜了。”
卓克陀达和弘晖他们随着銮驾一起行走。
因为是去蒙古草原,在北京城老国公府出生的小福,虽然说着一口流利的蒙古语,但长到这么大,正经的没去草原看过一眼,走过一趟,德亨见她好奇,就问她要不要一起去看一看,她可以随卓克陀达一起。
小福答应了,她就随着卓克陀达先走一步了。
陶牛牛道:“恐怕没有机会,圣驾不在此驻跸,她们是没有机会来此游玩的。”
范万里笑道:“这里离京不远,主子格格随时可以来别院游玩,东家吩咐过,此别院留着,以后只供主子爷驱使。”
德亨笑道:“可别,这是你们范家的别院,只供我使用算怎么个说法,还是你们东家自己安排,看谁有需要谁来住吧。”
范万里:“奴才只听吩咐,东家怎么吩咐,咱们就怎么听令。”
德亨摇头,失笑道:“等我见着他,亲自跟他说吧……前面是卖毛线的?”
德亨转过一个弯角,一眼望不到头,全是挂的五颜六色的毛线。
范万里笑道:“是,打从两三年起,这条十丈街,就改叫毛线街了。”
十丈街,顾名思义,因街长十丈而得名,很小的一条街道,三十米长,两三米宽,但若是挂上密密的毛线,就很可观了。
德亨走进这条毛线街,近处观看,就会发现这些毛线都扎成一捆一捆的,挂在高高低低的架子上,摆出来让客人挑选,摊子后面就是店铺,也是灯火通明的,看有伙计来来往往的在摊子间送货打样儿,就知道这些摊子,多半是这些店铺摆出来的。
德亨在灯火下仔细分辨,发现竟然有红、绿、湖蓝、月白、枯黄、褐色等超过了十种颜色,不由咂舌道:“这毛线颜色可真丰富。”
范万里解释道:“前两年也没这么多,是从今春才多出来这么多种,说是显王府的七格格染出来的,所以像是这紫罗兰色、迎春花色、玫瑰花色,还有这种混合色,也叫格格色。”
显王府的七格格,就是月兰,康熙帝就像是将她给忘了一般,到现在还没有指婚,她京里待的烦,不耐烦听那些闲言碎语,就来了承德,住进了显王府在承德的庄子。
显然,在承德这大半年,她没闲着。
德亨见这街上毛线摆的多,看的人也挺多,男男女女的都有,但买的,似乎不多?
德亨问一个摊贩老板道:“我看你们谈的挺好的,怎么他没买就走了,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老板乐呵呵的,笑道:“谈妥了,他要的多,他赶明儿赶车来拉。”
德亨吓了一跳:“他要了多少?怎么还赶车来拉?”
老板看德亨年纪小,以为只是富家公子好奇,也不怕他打听出什么商业机密,出货这种事也不算什么商业机密,就痛快道:“这人是江南来的商人,在我家要了各色毛线各一百捆,足足有九百斤呢,可不得用车来拉?”
这毛线都是一斤一捆,九百捆,就是九百斤,何止是不少了。
德亨恭喜道:“您做成一宗大单子,今儿可以提前收摊了。”
老板大笑道:“小公子此言差矣,这才哪儿到哪儿,您看咱们这一条十丈街上,哪家库房里不堆的满满的羊毛线?只怕客商要的少了,不怕人家要的多了。咱们临着看不到头的大草原,就是守着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呐……”
左右附近的摆摊子老板也都笑了起来,一个老汉模样的咧着一口掉了一半的豁牙,笑的满脸黑色沟壑,道:“老三这话俺老吴头得给打个补丁,搁三年前,这聚宝盆还没现世的时候,也就你们这些守着祖产的伢子们能赚这口子的钱,打三年前这聚宝盆给两王府挖出来,咱们这些捡剩饭吃的乞丐也能养家糊口了,可见这草原是吃人还是养人,得全看在谁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