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3/4页)

德亨感动不已,抱住他,激动道:“阿玛,谢谢你。”

叶勤拍了拍儿子的脊背,然后道:“你去跟你额娘说。”

德亨立即放开他,道:“别介,您去说去,我这就去休息了。”

叶勤急了,拉着他的手臂不放,道:“儿子啊,你不能这样啊,你明儿就走了,总得跟她道别吧?总要说的,你去说。”

德亨努力挣开他的手,赔笑道:“我跟她说皇上让我去盛京祈福,剩下的,你看着说吧,我走了啊,不送,不送,阿玛留步……”

德亨一溜烟跑了,留下叶勤大骂儿子不讲义气,专坑老子。

又想着,祈福这个借口不错,可是,祈福顶多十来天就回来了,看儿子这样儿,别说十天了,两三个月能回来就算好的了,到时候,自己身在南洋,妻子这边可怎么办?

第二天一早,德亨、叶勤和德隆、傅尔丹在御门前会和,去和康熙帝辞行。

康熙帝见了他们一面,做了嘱咐,留下叶勤有其他吩咐,就让退出了。

然后在随队人员中,德亨见到了阿尔松阿。

德亨奇怪:“阿尔松阿,你这是?”

阿尔松阿跟众人见礼,然后笑道:“皇上命诸位去查朝鲜人越界杀人案,怎么能少了会说朝鲜话的,我向傅都统请缨,皇上批了。”说着,就对傅尔丹行了一礼。

傅尔丹笑道:“毕竟是去和朝鲜人打交道,既然理藩院中有懂朝鲜话的,自然要带上,有备无患嘛。”

德亨更加奇怪了:“你会说朝鲜话?什么时候学的?”

阿尔松阿:“就咱们去皇史宬那回,回理藩院后,我就找了个朝鲜驻京使臣,跟他学了好些天呢。”

德亨张了张嘴,这一点,德亨是真不知道,惊讶道:“快三个月了,可是有不少日子了,你有心了。”

阿尔松阿谦虚笑笑,没说话。

在大营门口,有亲友送行。

德隆对纳喇氏道:“劳您,将仟仟带去我额娘那里。”仟仟就是德隆的小格格。

纳喇氏叹道:“放心吧,你们一起去,一路上相互照应,快些回来。”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还没出发呢,纳喇氏就先担忧上了。

德亨心下些许愧疚,抱了抱纳喇氏,道:“额娘,您保重,儿子会尽快回来的。”

纳喇氏还只当儿子去盛京祈福的,就笑道:“这么大了,还撒娇呢,这么舍不得额娘,就不要总想着往外跑了。”

德亨鼻子一酸,忙转开头,对萨日格道:“妹妹,额娘交给你照顾了。”

萨日格拍着胸脯,道:“大哥,家里都交给我吧。长写信。”说着,还对着德亨连眨眼睛,意思是,你懂得。

看着古灵精怪的妹妹,德亨暂且将心放在肚子里,翻身上马,对众人拱手告辞道:“诸君,珍重。”

从热河到盛京,一般情况下,是骑马沿着长城向东走山海关,然后出关,去盛京。

德亨定的路线,到山海关陆路这一截,没有变化,等到了山海关,他没有出关,而是南下去了秦皇岛,这里有个港口。

此行主帅是德亨,所有人都听他指挥,所以,他定的路线,大家都没有异议,就算有疑问的,也都不敢问,乖乖跟着走。

德亨带人,先是向东去到海边,然后沿着海岸线走,寻找港口,然后就见到了郑尽心。

一个多月前,郑尽心就等到了手底下的人,然后在天津口乘船,走海上去到盖州。

当然,这个船,是郑尽心自己的海盗船,人家是带着人和船一起归顺的。

郑尽心见到德亨,纳头就拜。

德亨忙下马扶起他,惊喜道:“怎么是你亲自来的?”

郑尽心笑道:“听说您要来,属下怎么敢怠慢,亲自带人来,犹自嫌不够恭敬呢。”

德亨哈哈大笑,道:“行啊,才一个来月,就学会打官腔了哈哈哈。”

郑尽心挠挠新剃的头皮,不好意思笑了起来。

以前他可是全发,没有剃头的,如今归顺了,自然要剃头,只是,不大习惯也是真的,总感觉头皮上在长头茬,痒痒的。

德亨看了一遍郑尽心手下,都是麻衣赤足,少有穿戴盔甲的,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辛苦了,日子不好过吧。”

郑尽心咧着笑的嘴难看起来,又咧了咧,最后化为一个苦笑,抹了把脸,道:“好歹是有块落脚地了,以后会好的。”

他初来乍到,还是海盗从良,还是带着人带着船空降的,之前在福建、浙江收缴的财物,说是返还,其实返还回来的不剩多少了,他和他手下的人来到盖州,操着不同的口音,说着本地人听不懂的话,怎么可能会好过。

郑尽心只能担起老大的责任,迅速改换战略,和上级千总沟通,和平级把总同僚拉好关系,给自己的手下讨要军饷、军备、粮草,应对四面八方趁火打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