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3/4页)
不!
这个俄罗斯人一口咬定道:“尊贵的阁下,您所说我们并不知情,我们只是最底层的士兵,我们只听命行事,上官欺骗了我们,我们是冤枉的……”
德亨不再听他废话,吩咐道:“将他们分开绑起来,塞上嘴巴,不许他们说话串通。”
阿尔松阿问话回来,德亨问道:“那些奴隶是怎么回事?”
阿尔松阿回道:“是从附近掳掠来种地干活的,里面有几个扎伊人。”
德亨点头,看了眼四周,道:“将粮草和武器带上,哨所推倒,其他人都带走。”
阿尔松阿问道:“我们不在此设据点吗?”
德亨看了看天色,道:“不急,这里不适合扎营,离这里不远,还有哨所,到时候再选吧。”
傅尔丹奇怪问道:“这里毒瘴遍布,他们怎么在这里设哨所?”
德亨看着被搜出来的一叠叠黑貂皮毛和一袋袋麦子,道:“这是个收税点。”
阿尔松阿也点头道:“我从奴隶那里问话,每到夏秋,那些毛子们就会划着船逆行而上去收税,收到的税,先囤积在这里,等到八九月份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带着收到的税离开,等第二年冰化了之后,再来。”
傅尔丹沉声道:“那他们,一定还有一个很大的据点,集中在那里过冬。”
现下是七月份,在北京,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在这里,一刮风,都能感觉到凉意。
可见这里的冬天不仅来的早,也会冷极了。
德亨点头,道:“所以,我们要尽快找到那个据点,将其摧毁。”
德亨没有在穆和勒多做停留,那个俄罗斯人说的,在下一个拐角处还有个驻地,还有二百人,都是扯淡。
这拐角处是还有一个驻地,但只有二十来个人,德亨如法炮制,将人打个半死后,随船带上,继续向下。
直到黑龙江河口,庙屯。
庙屯这边才符合那个俄罗斯人说的二百人驻地。
因为德亨一行实在显眼,而这么显眼的船队居然一路行到这里,庙屯这边却没有提前收到消息,俄罗斯人也不傻,立即乘船出发,向附近驻地报信去了。
留下来的俄罗斯人被俘虏后,并不见多慌张,还威胁道:“鄂霍茨克督军会给你们苦头吃的。”
庙屯,也就是庙街,是一个天然港口,德亨一行就在此驻扎。
俄罗斯人所谓的税收,就是黑貂皮,粮食并不多,自己吃都悬。
俄罗斯人既然能在此设驻地向黑龙江沿岸土著收税,那就一定会有粮食补给,所以,德亨不敢大意,上岸后立即布置防御,派人驾船出海巡视海岸线,看是否还有隐藏的窝点。
也幸亏德亨有所警醒,要不然,哥萨克骑兵从陆地上骑马杀过来的时候,手忙脚乱下,生死难料。
这些哥萨克人是突然出现的,不足一百人,当时德亨不在营地,他出海巡视海岸线去了,在营地里的是傅尔丹。
傅尔丹也算是临危不乱,迅速组织防御,火器营火枪手与之对射。哥萨克骑兵占了有马的便宜,傅尔丹这边占了人多且武器精良的便宜,双方交手之后,都没讨到什么便宜,哥萨克骑兵撤离了。
等德亨回来后,看到的就是收到攻击后凌乱的营地,以及,死去的八旗官兵。
傅尔丹禀报后,问德亨如何组织反击。
这倒让德亨诧异了一下:“我还以为你会劝我现在就走呢。”
傅尔丹狠声道:“不战而退,非丈夫所为。他们之所以能逃掉,是因为我们没有马匹。”
这可真操蛋了,八旗子弟作战居然没有马匹,说出去岂不是好笑!
德亨道:“这一点我想到了,正在寻找当地人,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募集到马匹,目前来说,还没有好消息。”
阿尔松阿道:“可能是都被杀了,或者是被赶走了,听话的久留下来做奴隶。”他审问的那些奴隶,有很多都这样来的。
傅尔丹骂道:“畜生!”
德亨看了眼傅尔丹,心道,时代真是不一样了,这不是刚进关那会子了,像是傅尔丹这样的“公侯”之后,都认为屠杀百姓是畜生行为了。
德亨道:“马匹的事要解决,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挖壕沟,建防御工事,将船上的火炮拆卸几台下来,护卫营地足够了。”
傅尔丹:“我也是这样想的。”正准备跟德亨汇报,德亨自己就先想到了。
此时,他不免庆幸,幸好德亨从船厂带了那老几百的工匠和役夫来,要不然,拆卸、组装大炮这样的活儿,他可不会。
阿尔松阿担心道:“炮弹够用吗?”
德亨肯定道:“不够,但我们可以现做。”
阿尔松阿:“来不及吧?制作炮弹是精细活儿,不说建工坊有多麻烦,就说硝石、碳粉、硫磺等造火药的材料,我们就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