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4/6页)
勒拿河的源头是贝加尔湖西侧的贝加尔山,如今已经是六七月份了,勒拿河水位上涨,南北沟通最有利的交通方式就是在勒拿河行船,而且,从南向北,河水顺流,行船速度会更快。
恰克图向德亨派发消息,就是顺勒拿河而下,直接抵达奥廖克明斯克和雅库茨克。
基廉斯克的驻地不是在勒拿河,而是在勒拿河上游西侧的通古斯河,但自从两城被攻陷后,基廉斯克督军就在勒拿河上游设了埋伏,专门阻截德亨的人。
不管是去的,还是来的,也不是专门针对信使,而是针对的德亨派出去的前哨探子德亨当然要派出哨兵去基廉斯克探查驻地消息。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人,先拿下再说。
德亨不知道的是,基廉斯克督军截获的信使,就是月兰给他送的鄂罗斯远征军抵达准噶尔的信。
但是,他已经修整好了。
如此,岂不是正好向基廉斯克用兵的大好机会?
你们抓了我们的人,我们来拜访一下,将人讨回,行不行?
就像所有河流一样,勒拿河下游是河水冲积出来的平原、谷地、洲地、湿地等全年有七个月都是冻土总归都是平的,上游则是陡峭的高山或者起伏的丘陵,不适合建城居住。
这也是为什么,勒拿河河畔的两个驻地,都选址在中下游,唯一一个上游驻地,是在通古斯河,而不是在勒拿河。
就目前来说,直接带兵攻打基廉斯克是不可能的,因为地势复杂,不熟悉地形,丘陵山地更是不容易行军作战,而且,基廉斯克早就已经枕戈待旦,做好了迎战准备,若是冒然开打,德亨不仅会损失惨重,还不一定能将此驻地攻克。
所以,德亨是先礼貌拜访。
当然,他的礼貌是,将在勒拿河上俘虏的士兵放回去一个,剩下的好好招待,然后在上游选址登岸,等待基廉斯克督军来见他。
基廉斯克督军是个中尉,高鼻深目身材健硕,一个典型的年轻俄罗斯军官。
如果不是敌对,德亨很想吹个口哨,夸一句长的人模狗样的,还挺能看。
在德亨打量基廉斯克督军时候,基廉斯克督军也在打量德亨。
跟他见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一样。
不是长的不一样,而是头发、衣着不一样。
或者说,德亨才符合他听到的传说中的神秘东方的形象,而他前几日俘获的,和之前见到的那些,都应该被称为鞑靼人。
他已经知道了,东方人和鞑靼人,其实不是同一个人种,就跟他们鄂罗斯人和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其实是不一样人种一样。
眼前的少年将军,身高八尺有余,身披漆黑软甲,腰悬银光宝剑,脚蹬厚底长靴,身形挺拔如劲松,肌肤白皙赛美玉,面容俊美比潘安,不,他身边跟了一只凶猛高大的獒犬,应是有如二郎真神下凡尘。
少年满头乌黑长发扎成高高的马尾,用金冠束缚发根,飞扬的发丝拂过俊美的脸颊,也拂过他如电神采的眉眼,让这西伯利亚高原上吹过的风都有了三月扬州的温柔。
如果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有偏爱,那么,他定是被偏爱的那一个。
基廉斯克督军在德亨脑门头发和他身上穿的软甲上仔细看了一回,最后落在他英俊的面孔上,作为俄罗斯人,他看这里人的脸差不多都长的一样,但英俊、漂亮与否,凭直觉,他还是能分的清的。
基廉斯克督军迟疑,但断定,用俄罗斯语问道:“你就是那个攻占我们城池的少年将军?”
德亨也用鄂罗斯语笑回道:“是我,不过,我更想说,我是去收复故土的,我又提前清场,这一点你应该得到消息了。”
基廉斯克督军愤怒道:“这些谈判桌上的文字游戏,就不要在这里跟我说了。说吧,你来此何意,是要公攻打我们吗?就凭你带来的这几个鞑靼人?”
德亨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温和,与基廉斯克督军的张牙舞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我来此,是交换俘虏的,你们俘虏了我的人。”
基廉斯克督军:“你说的是那个送信的?我已经下令杀了。”
德亨面色一沉,道:“伙计,你最好是在开玩笑,否则,你是知道的,我手里有很多你们鄂罗斯人俘虏。”
基廉斯克督军:“你是在威胁我。”
德亨:“要不然呢?跟你话家常吗?”
基廉斯克督军:……
“我不可能轻易就放人的。”
德亨:“你欲如何。”
基廉斯克督军拔剑:“决战吧,你赢了,我放人,你输了,留下头颅来。”
德亨笑了,亦拔剑,道:“这可不公平,你输了,留下头颅,我去占领你的驻地,我输了,亦将头颅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