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2/4页)
是真是假,可用不可用,叫来看一看就知道了。
胤禵的奏折还在路上时候,消息就已经向德亨这里传来了:
十四阿哥欲以大阿哥为质,夺将军之兵权!
如今康熙帝在木兰行围,德亨在香港,胤禵的奏折肯定比给德亨的消息传的快,说不定,康熙帝的答复,已经向西北而去了。
而如果康熙帝同意了,那给德亨的圣旨,也很快就到了。
从秦皇岛出海坐船,来香港,中途不停留,也就三五天的功夫,非常快。
德亨看着手里这张紧急送来的条子,眼睛死死盯在“弘晖”那两个字上,面色阴沉如水,额头青筋都要鼓胀起来了。
当初,谁都没将胤禵那个提议放在心上,都还当是他这个当叔叔的好心呢,哪里想到,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德亨这样面色大变,看的对面的陈家孝紧张的咽了咽口水,用眼神问芳菲:发生什么大事了?
芳菲没理他,心思电转,逐一排查是哪里出了事情。
是江浙大商贾又出幺蛾子了,还是闽越之地山民又聚众闹事了,难道是哪里又闹灾荒了?或者是马尼拉更嘱意洋人剥削,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好意?
亦或者,是大和人又去骚扰福山港了?
总不能是鄂罗斯人又杀来了吧。
最后这个不可能,那就是
准噶尔!
这几年,准噶尔时不时的就要生变,芳菲虽然扎根在东南,但西北战事,她也是有所了解的,而且,她还知道,大阿哥弘晖现在就在甘州随军学习。
对弘晖随军学习这一点,芳菲心下是很嘀咕的,要想学习,为什么不来主子的军队里学,为什么非要去西北?
厨房备好了餐食,仆妇本高高兴兴的来叫人去餐厅用餐,只在客厅里露了个头,就被里面沉寂的气氛给煞住,缩了缩脖子,又回了餐厅。
但餐食的香气已经飘过来了,德亨将纸条夹在两掌之间搓来搓去,对芳菲和陈家孝两个道:“你们去吃饭吧,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们了。”
芳菲起身,道:“主子但有吩咐,芳菲肝脑涂地,定为主子办到。”
陈家孝也起身,道:“还有我,还有我。”
芳菲瞪了他一眼,让他少学她说话。
德亨笑了笑,只是笑不达眼底,看的陈家孝又是咽了咽口水。
德亨对两人道:“不是什么大事,且用不到你们,你们准备准备,去印度吧。”
芳菲张了张嘴,有些泄气,领命道:“是,主子。”
福了福礼,芳菲告退,路过陈家孝时,拉了一把还想说什么的陈家孝,将人带走,去餐厅用膳去了。
德亨起身,吩咐道:“去叫达龙、蒋海、刘云来我书房。”
芳冰领命去吩咐,然后随着德亨去了书房。
德亨拿出地图来查看。
拉萨驻军的难处,之前弘晖就已经写信来告诉他了,藏地又高又远,不管是从哪个方向去,路都不好走。
唯一好走一点的,就是从准噶尔的喀什噶尔,走叶尔羌河谷-狮泉河河谷-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萨。
但德亨知道,还有一条路,相对平坦的去拉萨。
从印度洋找到伊洛瓦底江入海口,行船逆流而上,走缅甸阿摩罗补罗(曼德勒)-密□□-江心坡-藏南-拉萨。
只要打通缅甸这条线就行了,而这对现在的德亨来说,并不难。
难的是长时间的占领。
这需要康熙帝的首肯,然后移民、驻军、派遣官员,和缅甸土司一起治理这里。
且缅甸旁边,就是产粮大国印度,运输稻米,不要太容易。
藏地先不提,现在德亨要考虑的,是要不要派庙屯和恰克图的火枪营去甘州,由胤禵带领,去平定准噶尔。
虽然康熙帝的圣旨还没有下达,但以德亨对康熙帝的了解,他一定会同意胤禵的建议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康熙帝而言,德亨手里的军队,就是他养的兵。
现在,蒙古、川滇的兵和粮该调的都调了,该用的都用了,轮到德亨的庙屯了。
从庙屯去甘州也很方便,沿黑龙江乘船至呼伦湖,上岸,骑马一路向西就行了。
陶牛牛比周达龙、蒋海、刘云三人来的更快,在门口,芳冰将消息和陶牛牛说了,陶牛牛担心的去看书房内研究地图的德亨。
芳冰道:“主子一定生气了,你去劝劝他,十四阿哥不会拿弘晖大阿哥怎么样的,他不敢。”
陶牛牛叹气道:“你怎么不去劝?”
芳冰瞪他。
陶牛牛再叹气道:“咱们谁都知道,十四贝子不会拿大阿哥怎么样的,主子自己也知道,但谁都不敢冒这个险……战场凶险,若是一个不慎……谁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