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第3/3页)
德亨好笑:“暗处定然还有很多双眼睛看着呢,你还有什么话?”
讷尔特宜也知道暗处有很多双眼睛看着,也不偷摸了,叹气道:“你真的要替八旗兵丁还债?我可告诉你,你就是有座金山也不够还的,而且,有些兵丁不肖的很,你信不信,你今天给他们还上了,明天他们再去借,没个尽头。”
德亨笑道:“你倒是替我着想起来,你不是来为康亲王打听消息的?说来也怪哈,你明明是正蓝旗的,怎么混到正红旗去了?”
讷尔特宜咳声道:“还记得我有一年去山东出公差吗?”
见德亨迟疑,讷尔特宜没好气道:“我拢共就出了那一次公差,你别说你不记得了啊。”说着眼睛还不住跟他挤弄。
德亨顿时想起来了,那年……
嗐,都是些老黄历了。那年德亨惹了个祸,还是讷尔特宜帮忙搭救,然后讷尔特宜就被老哥额尔赫布派去山东出押送赈灾粮的公差,去了小半年,一直等过了年才回来。回来,德亨就已经是辅国公了。
讷尔特宜彻底歇了爬他家墙头的心思。
德亨:“怎么,你不会和山东那些开碓房的大佬们勾搭上了吧?”
讷尔特宜讪讪:“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要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就隔了一个渤海湾,明朝时候,山东人一年来往辽东一两次都是常有的事,这是历史有记载的早期“闯关东”。
等到满清入关,说是旗、民分居,北京内城不允许民人进入,但最早进入内城的,就是山东人。
为啥嘞?
同气连枝、同脉相连啊。
汉军旗,基本上全是山东人,你说山东老乡为什么能入内城?
德亨跟康熙帝说,说不定咱们祖上就是山东人,康熙帝很不高兴。
你不高兴也没法子,这满内城四处晃悠的山东人是骗不了人的。
人以食为天,八旗入关后,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所以,山东人在内城开的第一项生意,就是开碓房。
都说山东人赋性老实,老实的山东人就给你露一手,让你见识一下,啥叫“一辈子也逃不出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