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第2/3页)

怪才嘛,要是跟寻常一样,那也称不上一个“怪”了。

范玉柱是看不上孙良友这样的人的,出身贱的没边儿了,文不成,武不就,十几年前,刚在福山认识那会子,孙良友还在上学,还没有现在的成就。

那么,范窈娘是怎么跟他走到一起的呢?

那年,德亨和锦绣刚大婚,两人去了福山,范玉柱趁机将才及笄的妹妹范窈娘带去了福山,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将妹妹给德亨做小的意思。

可惜,那个时候,德亨一门心思的搞海运搞建设,仅剩下的一点男女心思,全耗费在新婚妻子身上了,自己身边出现了一个美少女他都没发现的。

还是后来陶牛牛给了范玉柱警告,让他少搞这些不入流的小心思,两人谈话时候,被范窈娘听到了,范窈娘羞愤欲死,夺路而逃。

然后就撞上了孙良友。

说不好是不是为了报复哥哥还是报复德亨,反正,范窈娘选择嫁给孙良友。

范玉柱当然不乐意,就算不给德亨做小,范窈娘也是包衣出身,可以通过参加小选进入宫廷,康熙帝好多妃子都是包衣出身,平郡王讷尔苏的嫡福晋也是包衣出身,他的妹妹,自然也会有个好前程的。

但在福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那里根本就不兴男尊女卑那一套,那里的女人彪悍的能跟男人干架不输,更是能当家做主的,范窈娘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她就不想走了。

她看出来了孙友良的短处,她要是嫁给他,以后日子想怎么过还不是她自己说了算。

她也不用寻死觅活,只报去了锦绣那里,请女主人锦绣做主。

锦绣跟德亨说了一声,范窈娘成功嫁给孙友良。

孙友良还没反应过来呢,突然就天降一个媳妇下来。

他将之当成主公栽培重视之恩,为德亨工作越发的卖力了。

德亨:???发生了什么?

两人成婚一年,生下了女儿孙素素。

范窈娘在闺中时候学过琴棋书画,但她的着重点在娴熟琴艺上,书画以鉴赏为主,能写能画两笔就算是会了。

所以,当她在孙良友那里接触到那样绚烂的色彩之后,她陷进去了。

天赋这东西就是这样玄学,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发觉自己上天赐予的能力,有的人,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就打开通往巅峰的道路。

孙良友有妻子“红袖添香”,婚后多年一直夫妻和谐,两人孕育有两女一子,家庭和睦,孙良友本人也步步高升,被阿尔松阿带去了京城。

妻儿自然也是要一同前往的。

于范窈娘而言,回京,就是回家。

更是回到名利圈中。女儿素素已经十岁了,她生、长在福山,回京,就跟乡下丫头入城一样,范窈娘为了女儿前程考虑,请示主母锦绣之后,将她送去了主家太妃纳喇氏身边镀金。

就是让女儿去富贵窝里走一遭,见识一下各色人等,学一学眉高眼低,熏陶一下礼仪气度。

真真是慈母之心。

她并没有对女儿报什么攀龙附凤的心思,但有时候,不是你不想,就能躲的过的。

更何况,际遇来临,范窈娘也没想要躲啊?

纳喇氏身边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

三等诰命夫人排号都不一定能见上她,能去到她跟前的小子们,上至二十出头的青年才俊,下到刚会爬的小婴儿,全都是皇室中最顶尖最抢手的那一拨。

像是永华、永璋这样的,纳喇氏将之当做自己的孙儿疼,不管是伺候的婢女还是亲戚家的女眷,都不避讳两人的。

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等到选秀,这些女孩儿,还不是要任凭这两兄弟挑选,要是能在选秀前看对了眼,女孩儿们和诰命夫人们巴不得呢。

永华和永璋两兄弟经常去给纳喇氏请安,就算没什么要紧事儿,十天半个月的,兄弟两个也都会抽时间去看望看望她老人家。

永璋喜画,也擅长作画,为了逗老太太开心,去的时候,不是给老太太带上一副,就是现场给老太太画上一副,调制颜料的,就是孙素素。

她擅长这个,纳喇氏每天穿什么衣裳画什么妆容,配色就是由她负责。

一来二去,永璋就有些离不开她了。

好画师遇到了好颜料,那还能戒的了吗?

纳喇氏看出来了,就做主,将孙素素给了永璋。为表一碗水端平,同时,她还没忘了给永华也送一个。

婢女们为了竞争永华这一个名额,都还暗中较量了一回,总之,永华和永璋身边,都是别人求不来的好去处。

这就是苏小柳所说的“宫女来自国公府”的前后始末。

德亨说自己没印象,是因为这件事谁都没当回事,老太太给孙儿赐个丫鬟,还用请示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