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鏖战长空(第2/2页)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能搞出防空导弹。
但是这也是痴人说梦了。
钱学森在全面评估了中国目前的工业加工能力和曙光厂的加工能力后直接否掉了防空导弹的想法。
因为办不到,想要有效防空必须要有雷达。
而中国目前就算是靠破晓基地的黑箱搞出雷达。
但做出来的产品也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
全面使用无线电制导的话,那么无线电的体积和耗电就是个巨大的问题了。
防空导弹是个全面体系的问题,不是一两个点上的突破就能改变的。现如今想要解决志愿军的防空问题,其实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和美军争夺制空权。
只要制空权有一定的保障,至少不要让美军那么嚣张,不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再搭配上志愿军昼伏夜出的战术。
那么就可以极好的缓解美空军的空袭绞杀战。
而这一重担就落在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空军的身上。
东北,新中国航校。来自苏联的教官伊万正在对中国的飞行员进行着飞行前的最后培训。
伊万也不知道中国人是发了什么疯,原本中国订购了300多架米格9战机。
但是最近中国方面却毁约,想要将米格9全部换成米格15。
据说苏联外交部和中国外交部在这方面打了不少嘴炮。
最后在中国人表示愿意补齐差价,并且给予一定补偿的情况下,苏联方面同意将原本签订的米格9订单全部改成米格15?据说中国人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才做到这件事。
在伊万看来,孱弱的新中国空军使用米格9就已经足够了,根本用不着花更大的价钱买米格15。
但是中国人坚持改换,那也行吧。米格15也确实更先进,当然价格也更贵。
伊万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甚至一些军队内部的人员也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中央高层是清楚的。
三百多架米格9战机是1950年初毛主席出访苏联的时候订下的单子。
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朝鲜战争会爆发。
中国空军的假想敌并不是强大的美国空军,而是虎踞台湾的国府空军。
对付国府战斗机,米格9已经完全够用了。再加上米格9的价格更便宜,维护更简单。
考虑到国家初立百废待兴,米格9无疑是一个好选择。后世各种说米格9这不行那不行,认为毛主席和军委当初买米格9就是一个昏招的人,其实也都是事后诸葛。
而现在毛主席他们已经知道了朝鲜战争的残酷。
尤其是失去制空权对我们志愿军战士的残酷后。
一众大佬开会决定,还是买米格15,不要等到51年斯大林给我们免费升级了。
虽然51年苏联人免费升级了三百多架战斗机,看上去省了不少钱。但真要为了省这点钱,那要死多少战士啊?
李锐的出现带来了许多的改变。
其中新中国的剿匪战争就比原来时空中顺利许多。
因为土匪的老巢是不那么容易变的。在李锐提供了大量剿匪情报之后,新中国剿匪的速度快多了。
连带着剿匪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
西北西南两支剿匪大军的开支也随着大大降低。
他们的开支减小了,军委在从其他地方挤一挤,也能把米格9换装米格15的差价给补上。
提前一年用上米格十五,对志愿军来说意义重大。而与此同时,中国飞行员的驾驶技术也因为李锐的到来而得到提升。
在和飞行员进行最后的地面培训和反复叮嘱之后。
伊万拍了拍手:“好了,该交的我都交了。小伙子们,你们从今天开始就没有教练了,你们要一个人开始鏖战长空了。”“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