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准备吧(第2/2页)

本来就活的难受的很,还没房子,还要住地下室,还要吸伦敦的大雾。

你们贵族老爷可以住在乡村大别墅,你们高层管理可以住在城中大平层。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必须要抗议!

如果说考辛斯等工人阶级走上街头的抗议,还属于正常的工人抗议。属于一种诉求的表达的话。

那么在伦敦还有另一批人,他们的抗议就不单单是抗议了,而是怒火中烧了。

那就是爱尔兰人。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以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从名称上来看北爱尔兰应该说是和英国本土的没区别,对吧。

但实际上,英国政府自古不当人。对北爱尔兰一直都不好。1845—1850年这五年,北爱尔兰因为土豆大面积开花(感染病毒),导致了粮食减产。

而北爱尔兰是一个粮食作物单一,经济结构单一的地方(基本只有土豆)。

土豆减产,导致了爱尔兰境内四分之一的国民活活饿死。史称爱尔兰大饥荒。

但是就在爱尔兰大饥荒的同时,英国本土在干嘛呢?他们在积极准备救灾吗?

当然不是!他们压根不关心整个爱尔兰。

是因为他们没有粮食吗?当然也不是。

1845年,正是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辉煌时刻。这个时候,英国本土手指缝里随便漏一点粮食过去,都能把爱尔兰的饥荒平了。

但是他们偏不,不仅不救灾,还继续收税。因为爱尔兰是缴的固定税。

什么叫天灾人祸啊。爱尔兰饥荒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了。

英国本土政府压根没把爱尔兰人当人。即便是到了现在,爱尔兰人在英国本土依旧受到歧视。

很多来英国本土寻找工作机会的爱尔兰人都只能从事最低级最辛苦辛的工作。

第一是因为爱尔兰的基础教育不行(英国政府背大锅),导致了爱尔兰本土的老百姓接受教育程度不高。(除非移民或去本岛找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第二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两个相同条件的人在一起,一个是爱尔兰人,一个是印度人。公司可能情愿雇佣印度人而不是爱尔兰人。

所以当考辛斯等工人趁着酒精上头去街上抗议的时候。

在伦敦的某个地下室内。从爱尔兰来的年轻人托马斯正缓缓的合上报纸。

他目光深邃的看向地下室里的其他十二名爱尔兰同乡道:“诸位,我们被欺压的太久太久了。”

“现在就连殖民地都比我们好。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在持续下去了。诸位,我们要在伦敦,在爱尔兰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地下室里另外的十二名同伴,也是目光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