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2页)

还是她太敏锐了,对沈景湛这三个字过于关注了?她觉得奇怪,问明芽这些有关沈家沈景湛的消息都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明。

“王婆子?”祝吟鸾疑惑到停了手上翻阅书卷的动作。

“角门有...王婆子么?”之前不是孙婆子?

她虽然许久没有出去了,也不至于记性出现差错吧?

“那个孙婆子脸上不是有块伤疤么?褐色的?”祝吟鸾大概用手指了指,回忆在什么位置。

孙婆子很是难缠,原本是嫡母身边的人,但因为上了年纪,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嫡母觉得她不中用了,便将她遣散去守后角门,为此孙婆子的脾气越来越不好。

幸而她缺钱,祝吟鸾每次出去都会给她一些“放行费”。

她倒是从来没有出卖过祝吟鸾,对于她的离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明芽颔首。

“小姐您这些时日足不出户,不知道她已经离开祝家了,奴婢同您说的王婆子是新来的。”

“您还没有跟这个人打过照面吧?”

祝吟鸾摇头,“没有。”

“王婆子之所以知道这么多沈家的事情,是因为她有亲戚在沈家做活,从那边听来的。”

祝吟鸾懂了。

“后院宅子没什么事情,所以大家时常议论这些。”

听了明芽的解释,祝吟鸾也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可具体是什么地方,她想不出来,说不明白。

是啊,她就算是绞尽脑汁,哪里又能够想到,这都是有人故意派了下人进入祝家,刻意散播消息,目的就是要传入她的耳朵里面。

害怕她忘了他而已。

不能见,那就只能用这样的方法,让她听到他的消息,时不时想到他,得知他的近况,也算是心中“牵挂”他了吧?

春去冬来,时日飞逝。

沈景湛忙于科考越来越忙了,加之他被帝王选中成为暗探,埋伏在太尉的身边,事情多如牛毛,言行举止都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免得被太尉察觉。

不仅仅是因为忙,抽不出时日过来祝吟鸾这边,而且还因为...太尉盯得太紧了,如果他去探望她,一定会被太尉的人察觉,便是有十全的把握,他也不会让她冒险,还是为他想要见她的私心。

现如今他的羽翼未丰,整个朝堂底下波诡云谲,黑暗笼罩,决不能够将她置身于危险之地。

所以他很久没有见她了。

即便是没有见,凭借着记忆,沈景湛偷偷画了一些她的画像,藏得很深,没有人发觉。

新岁过后,原以为气象即将更新,可谁都没有想到。

朝堂已经开始出现变故。

太尉想来是察觉到了陛下登基几年,开始稳固了,便在其中弄权,一点点瓦解良好的局面,率先下手的便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台。

御史台动荡起来,先前被御史台弹劾的文武百官,公报私仇,扯着清君侧肃朝纲的名号,开始喧闹不止,整日在早朝之上递折子争吵。

为此,帝王心烦不已。

沈景湛只是拜入了太尉门下,还没有科考,没有入仕途,这些事情他是私下里听到皇帝还有他父亲提起,更多的苗头是在太尉府上察觉的。

其中,权势不大的卫家便受到了冲击。

祝吟鸾是晨起听明芽说的,卫家夫人一早还没有提前递拜帖,便过祝家来了。

此刻正在厅堂那地方哭呢,哭天抹泪的,好不伤心。

祝吟鸾这些时日也听到了风声,说是卫老大人犯事了,具体什么事情祝吟鸾不清楚。

卫夫人具体是来做什么,自然是求祝家帮忙了吧?

只是一进门就哭,八成卫家遭殃了。

事实如同祝吟鸾所料。

卫老大人办事不利,被贬黜,直接外放到京城之外做官去了,面上说是做官,其实就是...保全体面而已。

此事牵连甚广,若只是处罚卫家老大人这还好说,但事情没有那么乐观,卫家被重罚,卫家子弟再也不能入仕了。

眼看着卫家无望,祝家也是忧心忡忡。

两家可是有姻亲在的啊。

祝大人周转求人,可算是帮卫如琢谋了一个差事,但根本无济于事,说好听点是差事,实际上就是打杂的,不过就是在宫里打杂而已。

祝沉檀白日里对着卫如琢还算好言好语,安慰他,背过去就跟朱夫人哭诉,说不想嫁了,若是嫁过去,必然要吃苦受罪。

可...祝大人要面子,绝不会让人诟病。

在朱夫人的怂恿唆使之下,他第一次将目光放到了祝吟鸾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