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3/3页)

湘王在地上蜷缩着身体躲着,痛的直喊饶命。

“侄儿真不敢与您作对,向来只想老老实实做个闲王而已!父王曾经也告诫我了,让我偏安一隅即可,我也听进去了!都是那些世家,蛊惑我逼迫我……啊!”

姬寅礼最后踹过一脚,看着对方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痛得直不起腰,这方稍稍解气。

“一无是处的狗东西,老大要知道生了你这玩意,就算在地底下也得拿根绳子吊死了事!”他睥睨地上的人,虽是副好皮相,却因纵欲过度,眼下挂着两肿胀的眼袋,年纪轻轻脚底都虚浮起来。此刻涕泗横流的趴地上哭求,懦弱又猥琐,让他见了都想踢死了事。

“越看你越不像老大的种,像极了老四的种。”

他毫不留情的骂,湘王自觉受辱,想驳斥又不敢。

懒得再多看对方一眼,他干脆挥挥手让人拖下去。

“皇叔!皇叔你说过不杀我的!”

“放心,我不杀你。”姬寅礼翻身上马,抬眼望着前方巍峨耸立的淮州城,“只是给你找个好地待着。”

大军在淮州歇整两日,姬寅礼留了一部分人在淮州接手淮南势力,然后就带着人转道去了江南。

十月的江南,风景如画,空气中都是桂花的清香。

运河两岸青瓦白墙相映成趣,柳树下有文人雅士品茗吟诗,不期见了承载王师而来的战船,不由低呼出声,很快呼朋引伴叫来岸边踮脚眺望,议论纷纷。

毕竟是得胜而归,所以来江南的这一路上,朝廷军队从上至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之色。亦有不少军官及士卒在内心暗暗盘算,此行归京,自己能得多少军功、可以借此升上几阶。

姬寅礼立在船头眺望着远处的翻滚稻浪,眺望着穿梭在河道间的渔舟,深吸口气来自鱼米之乡的稻花香气,不免叹道,“江南是个好地方。”

公孙桓也随目眺望,感叹又惋惜,“若不是有那群蠹虫在,江南的赋税足以撑起国朝的小数天了。”

“此行过后,吾等就能如愿了。”

“殿下所言极是。”公孙桓畅快一笑,“得亏殿下料事如神,提前在江南各大要塞驻兵防守。果不其然,那些蠹虫听闻朝廷此役大胜,皆以吓得魂不附体,不少人已连夜举家逃亡。”

但这会想逃,却为时已晚。

姬寅礼抬臂伸伸筋骨,笑了下,“此行江南官场的事,全权交予文佑你来做。对了,让敏行也在旁观摩,我欲让他留在江南暂代江南巡抚一职,待时机成熟,就将江南之地的事务全权交予他。”

公孙桓又惊又喜,“殿下,敏行担此重任,这……”

“他能力不俗,缺的是历练与眼界。文佑,放手让他去干,我信他不会让我失望。”姬寅礼看着越来越近的岸边,面上露出惬意之色,“待江南事了吾等就归京。”

“桓代敏行谢过殿下栽培之恩!”

姬寅礼摆摆手,定眸看着岸上的人,示意公孙桓,“看看,是不是江莫?看来这小子身体是大好了。”

公孙桓定睛一看,果不其然,带人赫然站在岸边候着的,不是那江莫又是谁。不由喜道:“到底是华圣手妙手回春!这小子也是有福气,恰好赶上华圣手恰在江南。殿下您看,华圣手也来了!”

姬寅礼早就看见了岸上那迎着江风而立,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老者。不由摇头失笑。战船抵进岸边,姬寅礼刚下了船,江莫就忙带着人上前拜见。

“你伤刚好,不必多礼。”姬寅礼虚扶他一把,上下打量他一番,人瘦了却稳重了,少了从前那副吊儿郎当的纨绔内里,多了些生死历练后的坚毅果敢。

“琢玉成器,敏行你让孤刮目相看。”轻拍下江莫胳膊,他无不满意,“你立了大功,此番论功行赏少不了你的。孤对你给予厚望,你跟着你老叔好好取经,争取来日做我左膀右臂。”

江莫激动的拱手深揖:“谢殿下提拔栽培!都是臣该做的,臣定不负殿下所望!”

姬寅礼又笑着勉励两番,而后看向旁边鹤发童颜的老者。

“华圣手,好久不见。”

华圣手见礼后,捻须飞速打量对方一番,揶揄,“我观殿下荣光满面,看来是好事将近了。”

姬寅礼面上的笑滞了下,拳抵唇轻咳了声,“莫要说笑。此番华圣手与我一同归京,有个脉象需你诊断一番。”

“疑难杂症?”

“也不算是。说来复杂,待吾等先去府衙歇整,之后再与你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