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2页)

这说话的红袍官员是湖州出身,江州、湖州虽常常被大家连着提起,但两州可不是什么相亲相爱的关系,从会试起两州的学子就在竞争名次的优劣与数量,做了官员更是各成一派,互相争抢那好官职,湖州的官员很乐意宣扬江州的笑话。

先前说话那人既不是湖州人,也不是江州人,而是安州人,他与这湖州官员乃是一科的进士,这湖州官员是那科的一甲榜眼,他则是二甲传胪,两人一直在京城为官,常常在同一个部里做同僚,年日一久便成了好友。

安州官员忙追问:“皇上如何说?”

湖州官员眼含三分讥笑道:“皇上说许才子妙笔生花,文章做得十分华美,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好似品美酒,可与皇上有何益?与天下万民又有何益?宫里可并不招词臣!”

听了湖州官员这话,安州官员立刻明了缘由,去岁皇上一登基就曾明文要求官员进折子务必精炼简要,对那些卖弄文采一件小事写上数页的折子全都打了回去,想来这不仅是针对朝堂上的官员,对那些要入朝为官的学子,皇上的要求也是功底扎实能干实事,所以去年乡试那些少年成名文采风流的各大才子许多都名落孙山,今年到宫门外候着殿试的贡士便找不出几个年纪小的才子来。

宫门上的钟被敲响,大门一开,候着的官员极有默契的由紫袍者先行,红袍者跟随,官员都进去之后,司仪太监才带着久候的新科贡士们鱼贯而入。

官员们去的是左边的朝殿,辛长平他们被带着往右走到了一间空荡的大殿,殿中除了桌椅,别的装饰一概皆无,按着顺序所有人进去入座后,门外响起三声静鞭,有太监高声喊:“皇上驾到。”

按着先前司仪太监的教导,辛长平他们纷纷起身在桌边俯首跪下,不可直视天颜。

皇上进来之后对着满殿的新科贡士一番勉励,这大殿大概有什么特别的设计,明明皇上声音不大,却每个人都能听清,可因着不可直视天颜的教导,直到皇上离开,辛长平都不曾看见皇上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只见到一片明黄的衣角从自己身边来了又去。

皇上离开之后,便有人来给他们分发考卷,这一路科举,只有殿试的考卷最少,竟只一张纸,一道题。

殿试的试题乃是皇上所出,这题目竟然与去年那道震惊乡野朝堂的县试考题呼应上了:若田重归民有,可有善法使民永持其田不被掠乎?

这大殿里三百名贡士,出身世家者与出身平民者数量在伯仲间,看到这题,不论是出身平民的贡士还是出身世家的贡士,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大家都知道本朝的皇帝自成帝起,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想把天下田亩从世家手里掏出来,重新分之于民。

去年的县试考题已经展露出来新皇的意图,今日这考题更是骇人,皇上不仅要把世家的土地掏出来,还要想个办法一劳永逸,免得费劲巴拉的把田地弄出来分给百姓了,出点什么灾啊难啊的,田地又被世家们故技重施弄了回去。

如今才是三月,京城在靠北之地,大家都还穿着薄袄,大殿也没暖炉取暖,且所有门窗都是大开,不时有凉风吹过,可世家出身的贡士们却心虚得额头都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来。

他们许是不知如何能让世家夺不走百姓的土地,但一定知道世家是如何夺走百姓土地的。

这题目哪是考题,哪是向贡士问策,分明是对他们这些世家出身的贡士挥鞭质心:你来做官为何?为国?为民?民无地,国无粮,你若来做官,你可有解?你若无解,你可想解?你若想解,你家中还能藏着民的地、国的粮?你若不想解,你来考什么科举、做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