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3/4页)

于是这回何令芳只提了一句:“先前在贺州替我做那身茉莉百褶裙的绣娘来京城开绣铺了。”

连一惯和何令芳不对付的何十三娘都竖起耳朵听别的姐妹们打听那绣铺开在何处。

光是何家小姐的衣裙,宋氏都做不完,她现在做得手熟,一个月也只能做出四、五件来,何家小姐们各个都是富婆,每人何止做一件,都是两三件、三五件的定。

再加上有先取了衣裙的何家小姐穿着去郊游踏青,又招了许多别家的小姐来定,京城的锦绣阁生意依然火爆得很。

宋氏作为一个绣娘,对布匹自然有着极大的兴趣,便盯着辛月问:“上回你送来的烟罗和赤霞罗都美得很,你们新出的布料都是何样?”

辛月便带着娘亲、爹爹和哥哥去看她带来的新布料,辛姑母和郭玉娘都早就看过,但还是跟了过来,那些料子可没有女人会不喜欢,辛姑母虽都看过了,但还是想看,那么美丽的布料如何会看腻。

辛月把七种新布料各取了一匹出来,拆开裹着的油布,一匹一匹的展开几尺来给家里人看。

银丝玄星罗、牡丹花缎、莲花缎、明黄龙锦、明黄凤锦、正红龙凤锦、云纱,每一匹都惹得家人惊叹。

明黄的两匹布料无人敢动,宋氏上前轻轻摸了摸那匹正红的龙凤锦,恍惚想起了自己珍藏的嫁衣,那是她娘亲亲手绣的龙凤图案,和这布上的竟十分相似,宋氏疑惑的转脸看着辛月问:“这可是你阿婆为我绣的嫁衣上的龙凤图?”

辛月点点头,说:“阿婆绣的龙凤图案精美,寓意吉祥,娘亲与爹爹成婚之后恩爱和睦,相扶相依,定是受到了阿婆的祝福,偏世上如阿婆一般善绣技的女子甚少,这布料便是为了天下新人成亲准备的。”

辛月先前便和宋氏写信说过,想借鉴她留在家中的绣品去织新布,宋氏自然没有不可,只是没想到嫁衣的绣图被女儿织进了布里。

宋氏小心的摸了摸布上的龙凤,笑了起来,说:“也好,天下母亲虽无与我娘亲一般的刺绣手艺,但定有与我娘亲一般的爱女之心,便将我娘亲的这份祝福借于她们。”

宋氏瞧完了新布,笑着夸女儿:“月娘的巧思谁也比不上,我瞧这丝织大会定是月娘拨得头筹。”

爹爹和哥哥自然也是对着辛月一番吹捧,夸得辛月双颊红红,满心喜悦。

不过宋氏瞧着满屋的布料,突然问辛月:“月娘,到时候这布料就这么摆着给人看吗?若是人们瞧着便上手来摸,这些布料都娇贵,很容易就毁了。”

这倒是个问题,可别人能拦着,那些内监大人和九州的丝绸商人定是要看个仔细才能给出评分的,怎么好拦着他们。

辛月终于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忙敲自己的脑袋懊恼的说:“我太笨了,竟然忘了准备样衣。”

说是丝织大会选布料,可布料不就是为了做成衣裳么?什么能有制成的样衣直观?

还好她怕路上时间不够,提前出发,现在离丝织大会还有七八天的时间,请人赶制出样衣还来得及。

宋氏听了忙说:“别急别急,若要做成衣裳,娘亲帮你做便是,这几日先把铺子关了,把铺子里的绣娘也请来家里帮着做,有你两个族姐打下手,这些天我们能做出全部的样衣来,放心吧。”

“怎么能耽误娘亲开铺子,我去外面请绣娘做便是。”辛月忙摆手摇头,娘亲的锦绣阁关一日便少挣许多银子,这布料是商行的事,与锦绣阁不相关,哪能损害锦绣阁的利润。

宋氏却不顾辛月的拒绝直接拍板,她说:“你织布都要躲着人,现在请了不知根底的人来制衣,万一出了差错如何是好?铺子关几天耽误不了什么,本来接的活就做不完了。”

“可是您还有接的衣裙要做呢?若是耽误了工期,客人会不高兴的。”辛月还是不安。

宋氏闻言却说:“放心吧,我接活的时候都留好了时间,不会耽误的。”

事情便这么拍板定下,此后几日除了辛长平和辛盛还每日照常出门上值的上值,上学的上学,其余人便都留在家里,便是不能帮着做衣服,帮着搬布匹,穿针线,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等到丝织大会的前一日,终于把样衣全都做好,裁剪过的那些布料辛月也让宋氏她们各剪下了一大块,锁了边,说:“明日展示的时候,便把布料展开悬挂在后,样衣则挂在前,这般样衣也能看清楚,布料是何样也能看仔细。”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官员们有空去凑热闹,皇上把丝织大会的时间定在了官员休沐的日子,这日辛长平不用去上值,辛盛也不用去上学,便都跟着去帮忙。

天还未亮,辛月便带着家人和家中的帮佣们一起出发,租来的马车拉着布匹和定制的木架,样衣则由大家小心的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