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3/4页)
辛长平现在不怕明年沈砺考不上乡试,反而怕他吊着车尾考上了,日后同僚之间叙同科同年,这个名次要跟着他一生的。
辛盛也开口劝沈砺道:“师弟,你年纪小,莫要急于一时求成,下一科再考你也才十六岁。”
辛月见状也说:“十六岁的举人老爷都少见呢。”
沈砺知道师父和师兄、师妹都是为自己好,想了想他便还是听了劝告,他本来家世就不好,如今只能靠科举为自己增光彩,若是乡试名次高一些,许是师父和师娘日后替师妹择婿,也能多瞧自己一眼?
沈砺点头答应了下来,晚上回屋便研墨提笔给舅公写信,一是告知自己考过院试的好消息,二是解释了一番他明年暂时不考乡试了,但还是要跟随师父、师兄学习。
既然沈砺明年不参加乡试了,那么家中得到后年才有科举考生,后年又是春闱之年,哥哥辛盛已有了举人功名,该下场春闱了。
这一年多家里没有科举考生,气氛自然轻松了许多,沈砺每日除了读书做功课,便是抽空带着辛月和辛年外出游玩。
而辛月在辛氏商行总部安顿好之后,便将公主府的宫女和太监们一一按着才能和天赋、性格给他们在辛氏商行安排了职位。
几十个人商行那后院也住不下,便还是让他们住在公主府里,反正公主府地方大嘛。
那门洞打通装好了门后,辛月便也带着彩兰和护卫们一起搬去了公主府居住,还将玳瑁和飞毛腿也挪了过去。
只是玳瑁每日不论那门开不开,都要爬上院墙旁边的高树,从树上跳到院墙上,再从院墙上跳到辛家的院子里寻琥珀。
时间一晃,便又到了三年一次的春闱之年,辛盛和他在国子监结识的好友柯子维一起赴考。
去年沈砺没参加乡试,柯子维却参加了,还取得了乡试头名案首的名次。
辛盛陪着柯子维一起去看榜,回来还曾和沈砺说起没瞧见他弟弟沈砌的名字,想来对方也打着缓一缓博个好名次的打算,这次的乡试也没有报名参加。
那下回的乡试,说不定他们兄弟二人又要同场考试了。
沈砺听了之后心里很平静,他如今对那位异母弟弟没有什么想法,既不讨厌也不关注,他读书早就不是为了和他相比了。
上一科的春闱,殿试点的三甲全都是年岁不小的,今年倒是很不一样。
会试开始之前风头响亮的便有几个都是还未及冠的少年人,这三年在国子监霸榜的辛盛才十七岁,素有天才之名、去岁乡试案首的柯子维也才十八岁。
还有江州、湖州的几个十九岁的各府案首,入京之前京城便传颂起了他们的诗文,名头不比在京城的辛盛、柯子维差。
辛盛参加会试可是辛家的大事,辛长平休沐在家,宋氏也不去铺子,辛月也特意早早把工作安排避开了这段时间,全家总动员的替哥哥送考。
杨怀德这个师父兼未来岳父也来了,还带来了杨继明和脸有红云的杨欣娘,杨欣娘虽羞涩,却不扭捏,大方的送了辛盛她求来的平安符。
宋光耀和辛武辛全也都和人调了假期今日特地过来,姜家感念辛家对沈砺的照顾,之前便没少给辛盛送提神醒脑的药茶药包,到了会试这日姜山苍也带着夫人一起来了。
浩浩荡荡十几人一起去给辛盛送考,辛盛既感动又觉得羞涩,不过很快他就习惯了,因为每三天这群亲友都要来送他一回、接他一回。
等到九天考完,不少举子都面如菜色,但辛盛多年都有锻炼身体,还有新任的姜御医特意来替他把脉调理过身体,出来之后还面色红润如常。
当年辛长平他们春闱的时候,杨怀恩替他们将默写出的考卷送去给恩师齐大人过目,今年辛盛参加春闱,杨怀恩也照此办,特意让堂弟杨怀德取了辛盛默出的卷子,下值之后带去齐府给如今已经是齐相的恩师过目。
齐相看了辛盛的卷子笑着说:“虽是学洲之子,但文风与学洲毫无相似之处,此子天资难得,今年怕是会出难得的佳话。”
一门双进士虽也是佳话,但算不上难得,齐相所言之难得,怕是父子双状元。
果然会试放榜,辛盛之名高居榜首,乃会试会元,而柯子维被国子监同窗笑称万年老二,会试依然占据第二。
等到了殿试那日,辛盛坐在第一排首位,周祺目露欣慰的看着辛盛。
今年的殿试考卷周祺便不再亲自阅卷,等学官送来前十的考卷,周祺便在首张卷子上看到了辛盛之名。
周祺不动声色的看完了十份考卷,然后朱笔亲批辛盛为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柯子维为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湖州一名十九岁的贡士张寅为一甲第三名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