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4/7页)
别说相互帮忙了,过得好的那些生怕被讹上,大部分都断了联系。
要不是姜老爷子找上门、租用弹花弓,姜大发也不会厚着脸皮找过来。
姜老爷子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不是小事吗?我让阿河出来,你们有什么要求和他说就是了。”
姜老爷子说着,就要转身回屋。
姜大发连忙叫住他,“等等老大哥!”
姜老爷子疑惑地回头。
就见老伙计的黝黑的脸上黑红黑红的,皲裂的双手不安地搓着。
“是这样,我们手里没有做弹花弓的木头……我、我们听说你们阿河自己也有接木匠的活计,所以想找你们借点木头……”姜大发深怕对方不同意,急忙解释道:“你放心,等挣了积分,我们会折价还给你们的。”
姜大发的大儿子也说:“叔,要是你们怕我们还不起,咱们可以签借据,当然,要是你们想要粮食也行,到时我们都可以按市价还给你们!”
姜大发的儿子的右手手掌也没了,和姜君一样,他大军的大儿子也是去采集的时候碰到了变异臭虫,折了一只手进去。
姜老爷子看着姜大发父子几个忐忑的表情,仿佛看到了当初陷入困境的姜家。
他心头有些发涩。
想当初,大灾变没到来前,姜大发一家和他们一样,也算得上是村子里条件数一数二的人家。
儿孙争气,会挣钱,也孝顺,比他们老姜家还要顺上几分。
没想到现在也轮到求人看人眼色的地步。
姜老爷子哑着声音道:“都是一个村的,我哪里信不过?”
这句话让姜大发莫名眼眶一红,哽咽道:“老大哥……”
其实姜大发之前也不是没想到找同村人帮忙,但是不是被人赶,就是被阴阳怪气地嘲笑。
姜大发也能理解,这个时代,连吃都吃不饱,谁有心情帮别人?
姜大发以为自己看得很开。这次若不是要入冬,家里粮食实在不多,他也不会想着拼一把厚着脸皮来问。
他已经做好被姜老爷子拒绝的准备了。
没想到他还没怎么央求,姜老爷子就同意了。
姜大发的两个儿子也是一阵激动,连连道:“谢谢姜二叔!”
姜老爷子是老二,以前在村里,小一辈的都叫他姜二叔。
姜大发一家多多少少都会弹棉花。但现在家里就这么一副弹花弓,就算有心想多接些单子也没办法。
姜老爷子把姜河叫出来,一听是帮忙做弹花弓,有些为难:“叔,我也想帮你做,木头我家有,但我家没有做弓弦的东西。”
弹花弓是由弓身、弓弦、弹花锤和弓架组成,弹花弓其实并不难做,若不是没有类似牛筋一样的东西,姜河早就想自己做了。
姜大发就说:“没事,我们以前做惯这个活了,用麻绳也可以。”
麻绳的弹力比不上牛筋,但姜大发做了大半辈子的弹棉花,这倒是难不住他。
姜河就道:“行!我就比照你家的那一副做。”
两家商定好约好价格和交付时间后,
姜大发父子几个千谢万谢地回去了。
姜老爷子送走几人,招呼姜枝兄妹两帮忙酿葡萄酒去了。
经过一夜,放在大厅里的变异葡萄依旧饱满,姜树忍不住想要偷吃一颗,被姜老爷子一把拍掉了。
“这可是你阿奶给我酿酒用的!不许吃!要吃找你阿奶去。”
姜树撇撇嘴——
得!酒还没酿成呢,这就开始护上了。
其实姜老太太也就允许自家老头用半篓筐的变异葡萄酿酒而已。
姜老爷子自然十分珍视。
让几个年轻人把葡萄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后,放进干净瓷罐子里,然后姜老爷子用手直接捏碎,连皮带籽都留着,再按十斤葡萄三斤糖的比例,把糖块碾碎了撒进去,再使劲搅拌均匀。
这一过程,姜老爷子没让其他人上手,一个人做得十分仔细。
随后把这葡萄汁和渣装到大陶罐里,拧紧盖子。找个阴凉通风的角落放着。
按以前的经验,葡萄酒酿制需要在温度差不多15到25℃,放个7到10天。
但现在这天气压根做不到,姜老爷子只好放进地窖中。
这7天里还要每天打开瓶盖搅一搅,让酒发酵得更好。
等时间到了,才能用干净纱布或者滤网把皮、籽这些渣子过滤掉。
做好这一切后,姜老爷子叹口气,“可惜高粱现在太珍贵了,不然做成高粱酒……”
说到这里,他咂吧了几下嘴巴,似在回忆以前的味道。
姜老太太白他一眼,“一条腿都快进棺材里的人了,还这么贪吃,我看大树就是随了你!”
姜树大喊冤枉:“喜欢吃这是人之常情!我是普通人,吃点怎么了?阿枝也喜欢吃,阿奶你怎么不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