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4页)

“沈教授让我们帮你们调整了土壤配比,夯实的时候我们帮着掺了些基地调配好的特殊土壤,过段时间翻晒一下,种些耐活的作物完全不影响。”

姜河一听竟然还有意外惊喜,很是高兴,连连道,“谢谢你们!那可真是太好了。”

那人笑道:“不用客气,沈教授说了,这些土壤就当是换你们给的肉毯菌了。”

那些肉毯菌他们实验过了,能增加土壤的肥沃度,若是加以改良,说不定能实验出改良高度毒素土壤的方法来,对他们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十分珍贵。

因此沈教授也没吝啬,特意将基地里实验培育出的珍贵改良土壤送了些给姜家人。

“另外,这是姜枝同志需要的网纹叶的种子。”对方递过来一抱小种子。

“沈教授交代过了,等我们把蔓藤种植好,会派人带姜枝同志过去视察的。”

话说完,他又仔细核对了一遍交接清单,确认无误后便朝姜山等人点了点头:“那我们先回去了,后续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

同行的几个研究员也纷纷收拾好工具和样本箱,彼此简单交代了两句,便跟着领头的转身离开。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基地研究员都离开了,也渐渐散去,三三两两地往自家住处走。

对于姜家时不时冒出的稀奇事,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整个自建房区里,就数姜家过得最扎实,日子红火不说,总有些旁人没见过的新鲜物件。如今就算再冒出点稀罕东西,大家也只当是看个热闹,没人再多议论。

等研究员们一走,姜枝看着刚被翻整过的土地,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转头对姜河道:“二伯,都怪我,把你们之前辛苦弄好的地给……”

姜河闻言笑了笑,摆了摆手打断她:“这有啥。要不是那蔓藤,咱们哪能得着这么些宝贝土壤?划算着呢。”

说着便蹲下身,把散落的菌块一块块拾掇整齐,装进竹筐里。让姜文和姜树一起来帮忙,“这些得赶紧种一些回去,这次不种这么密了,留些地种点大葱。”

袁英在一旁看着,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之前换的种子呢?”

“在这儿呢。”姜河直起身,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解开绳结倒出两把种子,“大哥特意买的大葱和生菜的,这两种长得快,收了就能吃。”

他掂量着种子的分量,眉头微微皱起,“就这两把,大哥在基地供销社换的时候,花了不少积分,咱们得好好种才行。”

说着,他把肉毯菌搬到刚填好的地块边,拿起铁锨挖了几道浅沟,将菌种下去,又细细覆上土。

“先把地养肥点,过两天就把种子撒下去。”他拍了拍手上的土,望着翻整好的土地,眼神里透着点盼头。

等屋外的地都收拾好,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等吃过晚饭,碗筷刚收进厨房,姜树才猛地一拍脑门。

今天光顾着忙活蔓藤的事了,竟把去找姜旺帮忙准备钓鱼和凿冰工具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明天就要出发海市,他们还啥都没准备好呢!

果然,十分钟后,就见韩磊几人就过来了。

“大树,怎么样,这两天找人问了吧?都需要准备些什么?我听说凿冰得用特殊的工具,怕明天再弄赶不及,所以赶紧过来跟你们合计着准备。”

姜树正被问得语塞,里屋的姜老爷子听见动静,拄着杖走出来:“咳咳慌啥,现在就让他来一趟不就成了?”说着便吩咐姜树,“去,把你旺叔请来,就说让他帮帮忙。”

姜树应声跑出去,没多久就把姜旺拉了回来。

姜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手局促地揣在袖管里,进门时头埋得低低的,眼睛只敢盯着脚下的青砖,不敢四处乱看。

屋里烧着火,暖意融融,墙上挂着些颜色艳丽的变异生物做成的饰品。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松香——这一切都让他觉得,姜家的屋子像是另一个世界,暖和又安稳,让他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阿旺,别拘谨,坐。”姜老爷子笑着指了指板凳,“他们几个明天要去海市,听说得凿冰钓鱼,你给讲讲该咋弄工具。”

其实昨天姜旺简略给姜树兄弟两说过,但当时两人尽专研捞鱼和钓鱼技巧去了,对工具的制作没这么仔细。

姜旺这才抬起头,脸有点红,声音也低:“二叔,这不难……凿冰的话,得弄个冰镩子,钓鱼得做冰钓竿。”他说着,拿起桌上的一根粗铁条,“冰镩子得用实心铁条,一头烧红了砸成三棱尖,另一头弯个把手,淬火后就结实了。”

姜树说,“这个简单,我们会弄。”

姜旺闻言,又教众人做冰钓竿:“钓鱼的话,得弄根两米长的细竹竿,梢头绑上结实的线,线长比水深多两米就行。钩子用大号的,挂点吃的上去当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