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从许村回来,铺子里已经收拾完了,之前订的货也送到了,佟嫂阿良小咪三人管着,佟嫂阿良管铺子前头餐盘筷子等备货,还有花瓶茶杯之类的。
总之就是馆子里的事情。
汤家馆子要价不便宜,汤老板对待生意也是很认真仔细的,出餐要稳定,时不时更新一下菜色,有些新奇感,还有用餐环境,时时检查碗筷盘子,有了缺口陈旧了该更换就更换。
小咪则是签收管:米面粮油香料煤炭等等灶屋的货。
关门再次开业,三人经历了几次,干的也熟练。
汤显灵回来后,听着三人汇报进度,听完点点头,“那两日后开门,这两日烤一些宝藏球,大家照常上班,还有门口贴了两日后营业条子。”
这两日除了做宝藏球外,还要琢磨新菜色了。
从奉元城往渌京去,一路的吃食味道,汤显灵都记下来了,心里也有些想法,比如说做河鲜这块。
往南去水系多,百姓河鲜吃的多,而且多是便宜量多的食材:像是小鱼干、虾米、瑶柱之类的。
汤显灵问过亭江府的商贾,要是给他们这儿送货怎么送。
这些干货煲汤煲粥都行。
还有亭江府的米浆,这种天然发酵的酸味其实很特别,不过本地人也说了,夏日有时候一个没闹好容易肚子疼,这个发酵米浆就要考验老手了。
此时天气有些冷了,汤显灵在家没事干,用一碗米浆试着发酵,他将米浆碗包起来,放在灶头一层,有一些温度也不至于太高,也还没想好做什么,当时想着试试看。
两日后,汤家馆子再次开门。
佟嫂阿良换上了秋季工服,略厚一些,上衣下裤,腰上系着围裙,头发都是挽上去,用发布包着,整个人收拾的利索干净,先给靠街窗边的货柜上货。
因为汤家馆子休息的太久了,就算提早两日通知,今个人也不多,还是有人不死心,天冷了想吃羊,过来瞧瞧汤家开没开门,这一看,当即是脸上露出笑来。
“真稀奇,竟然开了。”
“这是卖什么?”
食客话刚问出口,不待佟嫂阿良回答,食客就知道了,“宝藏球?嘿,还真是,给我来两斤,先装上。”
就怕不先买,吃完了饭再买,卖光了。
食客找位置落座,一边掏钱一边说:“今年中秋没吃到汤家月饼总是少点滋味,那西市的兴宝斋不行,一年不如一年了。”
佟嫂打包了宝藏球,收了钱,顺道问食客吃什么,给介绍了起来。
自然是吃羊了。
前段时日下了十多天的雨水,一下子萧瑟许多。
汤老板出了铁锅羊汤,这位食客便点了一锅。
跟着羊杂汤不同,羊杂汤便宜,用的都是羊杂,而铁锅羊汤里都是精选的羊肉、羊排,煮的鲜嫩,半点膻味也没有,吃完了肉和汤,锅底下炉子有火,还能再点些蔬菜、土豆、豆腐下锅里吃。
这其实跟涮锅子有点像,但味道不一样,羊汤锅要浓郁些。
此时汤家馆子冷冷清清的,就一位食客,这位食客慢悠悠盛了一碗羊汤,热乎乎的气扑到脸上,低头吹了吹碗边,凑着喝了一口羊汤,顿时眼底露出笑来。
对咯对咯,就是这个滋味。
没变。
食客慢悠悠吃着羊肉锅。
铺子里没其他食客来,佟嫂阿良找位置,一人守着柜台一人往后头去看看有什么要忙的,也没人说话着急咋没食客,都安安静静。
“难得的清静。”吃羊肉锅的食客感叹了句,“都有些不习惯。”
柜台后的铁牛闻言笑了笑,过去给食客添了茶水,说:“您慢慢用,这个茶我们从渌京带回来的,都是寻常茶叶,不过喝个不一样。”
“小老板都这么说了,那我试试。”食客端了茶杯饮了一口,果然口感奇特,入口一股粗茶的涩味,回味却甘甜,而且搭配着羊汤,口中清爽许多。
“不错啊。”
汤家馆子就跟着杯茶一般,看着平平无奇小地方,食材也用的寻常便宜,可做出来的饭,一杯寻常的茶水,搭配上食物,吃起来超过了期待。
“小老板这次回来心情不错。”食客寒暄。
铁牛点点头,笑说:“一切都好,安顿好了外祖立了衣冠冢,心里压了多年的事情也了结了。”
“好事好事。”
铁牛不打搅食客用餐了。
食客继续吃着羊汤,品着茶,没一会身上就热乎起来,然后——
“今个真开了!”、“我就说了两日后,都写上了你还不信我。”、“之前也有人传开了开了,结果跑了个空。”、“哟卖宝藏球了?来两斤。”、“我也要。”
“都快入冬了,可算是赶上了。”
“今年月饼没吃到,多买些宝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