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四年后,太平元年,春。

奉元城八兴坊正街一小小汤家馆子关了门,距离过完年已经关了半个多月了,不过隔壁的朝食店如常开着门,也是做五日休两日。

外来的商贾问:城中可有什么好吃的馆子。

必有本地人或是同行指路,八兴坊汤五哥小饭馆,末了详细补充:“你别看是小饭馆,但他家在奉元城也算是出了名的好吃了,价钱不算太贵也不太便宜,但味道是实打实的香,不过可惜,他家从去年年前到现在也没开门。”

“咦?为何?难不成关门了?”

“既是这么好吃,怎么关上门了,你别说谎话蒙我这个外地的吧。”

好友笑骂说:“胡扯,你是不懂,他家要改酒楼了,踅摸地方呢,只是去年凑巧碰到了国丧……”

文定三十四年秋,也就是去年秋冬那会,皇帝驾崩,国丧百日。

外来人点点头,懂了,话题又扯回来,“那我信你。”

“你哪里是信我,你是聪明。”

“哈哈,我想着一间藏在坊间的小饭馆,能做成酒楼,想必是有些东西的,定好吃,不过我听你说,酒楼都是在东西市,不知这家去哪边?”

东市还是西市?

别说外来人好奇,就是本地人也好奇。

“西市楼价贵,尤其是正大街上,大酒楼都占满了,我瞧着没空屋空楼租赁,东市倒是有,就是地段一般般,地方却够大,不过那边多是外邦商贾……”

汤家馆子要摇身变成酒楼,新老食客都好奇选哪块地方,还有人推荐去他们坊的——他们坊正街有二层楼,盘上两处门脸,不比西市酒楼地方小哪里去。

自然了,推荐这番话的食客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机,汤五哥开他们坊,以后吃饭可就方便咯~

奉元城有钱富贵的坊还挺多的,不去东西市少一些人气热闹,不过汤五哥这些年也不是白干的,自带稳定客源流量,之前能在偏远的八兴坊站住脚跟,去旁的坊没道理会亏本。

汤家小院。

孩子们都没在院子,年前时国丧,小孩子们爱玩闹,待在城里忌讳多,趁着过年前,汤显灵将五个小孩打包全送到许村去了。

二姐在许村租了一户院子,租了十年,那边什么东西都有。

大娘汤甜甜十七八岁,长得是亭亭玉立,去年夏日那会,生意忙完了,二姐汤珍就跟娘和他说:要给大娘挑夫婿。

汤显灵:……

小孩才多大啊,就给大娘踅摸亲事?

别说汤珍听见这话气笑了,就是旁边大娘汤甜甜都捂着嘴巴笑阿叔,因为阿叔把她还当小孩,还觉得她年幼,她心里是高兴的。

“都十七了,我说的实岁,下个月就十八了,虚岁的话那可不十九二十了……”汤珍跟阿弟掰扯。

汤显灵嘴硬:“那你咋不给孩子算二十五!”

汤珍:……

蒋芸年纪大了,头发丝添了几处花白,神色慈爱看俩人斗嘴玩,见姐弟俩看向她,摆摆手说:“我不断官司,你们吵去吧。”

最后汤显灵先跟二姐说:“甜甜也不是那般大,不过你要是想给她踅摸就好好挑,这事是得认真仔细些,咱们多花些钱请官媒。”

“我也这般想。”汤珍点头。

这几年,汤珍做买卖手下管人,从最初的胆怯逼着自己上,到如今眉宇间添着几分从容游刃有余的自信,四个孩子也跟着她娘学了,大娘甜甜那会到汤家时年岁最大,经过这些年跟着她娘跑,也插手学一些管理做买卖,性格呢恬静,也有些传统,对嫁人成家生小孩这事不排斥的。

既然不排斥,那就早早挑,二姐说的也对。

汤显灵和二姐拿了礼去拜访袁大人,说清来意,结果没几个月——期间袁大人介绍了两位,但都不太合适,对方嫌二姐女子单立门户,有些瞧不上他二姐。

这等亲家自然是处不来的。

然后就到了国丧。

汤珍有些忧愁说:莫不是我的婚姻不顺,连带着孩子们也——

“跟你有啥关系,那皇帝老爷岁数到了,去天上享福了。”汤显灵关起门来在自家说话,也还是几分调侃带着吹一波。

真龙天子嘛,驾崩了,可不是要上天继续做真龙。

汤珍一听阿弟这般大胆,先把大娘婚事忧愁给忘了,改成了:“守孝百日,明年也合适。”

“是是是,慢慢挑,而且甜甜秉性好,袁大人介绍的那两家孩子们各有各的好,但是买猪看猪圈,他家长辈自视甚高,还是算了,咱们也不巴着谁家过日子。”汤显灵说。

袁大人介绍的那两户人家,汤显灵一休假就拉着铁牛去‘暗访’,两户人家小孩同甜甜年岁差不多,长得蛮好的,也很有礼貌,汤显灵那会还挺满意,跟着铁牛说:一看浓眉大眼是个正经好人,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