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这会进冬了,奉元城百姓觉得天气还好,不是很冷,但外来的客人已经感受到了北方冬日的严寒。

跟南方真的不一样。

酒痴姓关,单字旬。关旬家比渌京还南,家中做买卖也是商贾人家,他上头还有两位大哥,善经商,家中经营事业都是两位哥哥把持。

关旬自小生性浪荡,善丹青,好酒,酒喝多了喜欢乱跑游历。揣着三百多两银子离家出走游历,一路游山玩水到处买酒喝,花钱如流水,并不怎么苛待自己。

到了渌京附近小城,有幸得尝一口汤五哥高粱酒,当即就是被迷住了心神。那会关旬身上只剩不到百两银子,真真为了高粱酒,一路风餐露宿,没先前那般挥霍,就想着到了奉元城能有钱多买几壶高粱酒。

现在,汤五哥小酒楼人告诉他,一壶百文钱。

关旬有些迷迷瞪瞪,这位像是店家的男人说什么,他脑子都有些发懵,点着头,说:“……有酒就行。”

一楼大堂里,人多热闹,操着北方话说些什么——北方话倒是很容易听明白,关旬游历多年,适应各地方言,大家夸赞酒楼吃食美味,说些城南这几日又来了渌京哪户人家种种闲聊。

倒是热闹。

他一路奔波而来,也没歇息整顿,坐在温暖的大堂,过了好一会才发现脸颊手有些痒,不由伸手捂了捂,肚中也饥肠辘辘,饿了。

佟嫂给这位生客倒了热茶。

关旬本想说他来点菜,结果被茶汤吸引了,这茶汤和寻常茶不一样,绿色的混着牛乳很是漂亮,不由暖着热茶饮了一口,入口浓郁的绿茶茶香混着牛乳的香气。

“客人,今日每桌送一杯抹茶牛乳,您慢用。”佟嫂笑说。

关旬慢慢饮着茶,这茶不同清茶,带着淡淡的甜味,还有一柄小勺子,他搅了搅,里头有红豆,因为饿了,捞出来尝了口,红头煮的沙沙的甜度正合适。

一杯下肚,解了些刚才的窘迫——肚子不叫了。

却也更饿了。

不知刚才那店家给他下了什么菜。关旭有些后悔自己刚才发愣,没问清。

好在很快有人上菜了,还是给他倒茶的婶子。

“佛跳墙一小锅。”佟嫂上菜。

前几个月佛跳墙推出后,酒楼食客多点这道菜,那会有价无市似得,还炒了起来,提早一周定都紧俏,后来汤老板见状,每日推五盅,那炖盅大,推出分食,一小锅够两三人再点些旁的菜下饭吃。

即便这样也没解稀缺,还是时日推移,进了秋冬天冷了,大家爱吃锅子,最近才缓和下来。

也是这位生客运气好。

佟嫂将瓷白的小锅放下,掀开小巧的锅开,一股浓郁香气扑面而来,关旬没忍住咕咚咽了声口水,热气袅袅上升,他才看到那一小锅吃食是什么样。

汤是清汤带着淡淡的茶色,食材关旬都吃过,他家乡与渌河近,从小到大吃的都是河鲜,蛏子、花蛤、小鲍鱼、螺肉、大虾,不过这里面还有山菌,山菌他吃的少,不过游历四方见过吃过。

佟嫂拿小碗给食客盛了一碗,“您先喝喝汤,慢用,菜马上就到。”

关旬接过碗,刚才一杯甜饮子入喉,口中几分甜,现在扑面的鲜香,一勺子汤轻轻吹一吹,入口是鲜,河鲜的鲜混着山菌说不出的滋味来,暖暖的汤入喉入肚,一路的坎坷风霜此时尽消散。

好喝。

再吃一口食材。入口弹牙,清爽,好吃。

别看这道菜清淡,味道拿捏得恰到好处,各种食材比例混合的极好,那山菌是亮色,没夺去河鲜的鲜甜,还多了不一样的香味。

佟嫂又上菜了,“这是我们店的招牌红烧肉、自家腌的酸菜炖拆骨肉,还有下酒菜大凉拌素拼。”

同时两瓶素净的酒瓶也上来了。

酒瓶要小一半,关旬确认再三问:真一百文一瓶?对方答对的,高粱酒一百文一瓶,青梅酒一百二十文一瓶,不外带只能店里饮。

关旬挥挥手,痛快高兴了,刚才肚中垫了一碗汤,现下撩起衣袖自己斟酒,先端着酒杯到鼻尖,吸了一口,脸上不由露出笑来,“好酒,就是这个香味。”

没错没错,就是这等高粱酒,不枉费他千里迢迢到奉元城。

好酒!

一连两杯酒下肚,关旬神色更为痛快,才抄起筷子挟菜,他刚吃了那道佛跳墙,现在吃——

入眼是色泽浓郁的大肉块,放在素净瓷盘子中,拳头大小一块被分成了四块,刚听那婶子介绍,这道菜是汤五哥小酒楼的招牌:红烧肉。

筷子碰上肉,肉轻轻晃动,他筷子并着勺子挟了一块,一看不由微微蹙眉,这是猪肉吧?

关旬家中三代经商,从小衣食无忧,不咋吃猪肉的,后来他游历江河去了不少地方,只有穷苦人家才吃猪肉,猪肉腥臊无比很难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