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凤:如何逃跑?(第5/7页)

“公子放心,无论如何,丑时之前,末将会去找你,竭尽全力送公子出军营。”这个桓齮还是能做到的。

中尉军的布防和巡逻再严密,从内部偷偷送个人出去,还是不难的。就像熊启偷偷摸摸把李世民带进来一样。虽然看到公子的人都有疑虑,但都不确定是不是有什么机密或者王令,也没有立场质疑。

要不是公子自己溜出来开口求助,桓齮也不敢瞎打听。

刚刚重获自由的李世民,不得不返回临时住所,在桓齮的掩护下,无声无息回到屋子里。

他自然睡不着,脑子里千头万绪的,摩挲着他的弓和弹丸,既想着宫里的母亲怕是担心得不成样子,又想着雍城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

毕竟是大秦旧都,秦王是奔着加冕礼去的,带了几千随从卫尉,不算很多。

蒙恬在蓝田大营,王翦在中尉军,吕不韦坐守咸阳,蒙武是咸阳宫卫尉统领,咸阳的兵力充足得不能再充足了,衬得雍城薄弱又空虚。

本来,熊启该在岐山灭掉嫪毐,轻描淡写地解决叛乱,既不会波及咸阳城,也不会影响到秦王的祭祀加冕,谁曾想这混账这时候叛变呢?

他必须尽快赶到雍城,在嫪毐之前,把这个消息告诉秦王。唯有秦王,才有权力迅速调兵平叛,将损失降到最低。

雍城距岐山只有八十里,如果往咸阳或其他地方去,距离上就远了好几倍,一来一回的,搬救兵也迟了。

又或者,他可以和桓齮双管齐下……

李世民毫无困意,闭着眼睛胡思乱想,数着时间。

漫长的等待无比煎熬,门外一点点微小的动静,在他耳中都放大了十倍不止,惊动着幼小的心脏怦怦乱跳。

他慢慢地调整呼吸,努力让自己不这么草木皆兵,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构思起由岐山蔓延开的地形图,如纵横交错的树枝状,向四面八方延伸,链接到一个个驻军的地点和那里的熟人上去。

等这个不存在的地图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细,形成一棵茂盛大树时,桓齮终于出现了。

“如何?”李世民按捺住急切,小声打听。

“确如公子所说,防线都撤了,嫪毐已经趁夜过了岐山,往雍城方向去了。”桓齮咬牙,“末将这就让信使赶去雍城……”

“事不宜迟,我这就走。”李世民立刻道。

“公子要去哪?”

“我也要去雍城。”李世民道,“我留在这里,就是人质,阿父顾及我,哪怕知道熊启叛乱,也不好处置。我必须离开这里,才方便你们里应外合,解决熊启。”

“但是夜深路险,不好行走……”

“夜深才安全。”李世民安慰道,“你只要送我出去就行了,我会平安到达雍城的。”

桓齮纠结着,被李世民催了又催,才道:“好,那末将就相信公子。”

仓促之间,裨将冒险把小公子送出了军营,连带着那匹小红马和一个信使。

要不是不能擅离职守,桓齮恨不得亲自护送李世民。

“桓将军早点回去吧,省得惊动熊启。”李世民骑着他的小红马,跟着信使跑出去一段路程,等看不见桓齮的影子了,才对信使道,“你先走吧,带上我太慢了。我会拖累你的速度。”

“这可不行,我不能丢下公子……”信使忙道,“公子到我的马上来吧,我自然要带公子一起走。”

“兵贵神速,如果你比嫪毐慢了一步,那雍城那边可就被动了。”李世民毫不犹豫道,“顾及我,你的速度就慢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送信要紧。”

“但是——”

“公子!”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石头后面冒出来。

李世民警惕地望过去,顿时愣住了。

居然是蒙毅!太好了!

蒙毅风尘仆仆,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灰尘,看到李世民,如释重负道:“总算见到公子了,公子可还好?”

“我很好哦。”幼崽喜出望外地驱马扑过去。

他笑眯眯地对信使道:“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我的人来了。”

信使微微犹豫,终是军情紧急,耽误不得,便向李世民匆匆告辞,急奔而去。

“好想跟他一起去……”幼崽这才嘟嘟囔囔。

刚刚怕自己耽误信使的速度,没好意思说出口。

“公子是担心王上吗?”蒙毅把藏起来的马牵过来。

“说实话,我不太担心他。”李世民诚实道,“雍城的兵力再少,阿父也是秦王,名正言顺地做了九年的王了,不至于在这种情况出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咸阳的兵力太强,根本不是嫪毐这种货色能撼动的。

——加上昌平君兄弟俩也不行。

别的不说,就一个王翦,他带着中尉军杵在那儿,比泰山还稳,谁能击破王翦的防线攻入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