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苦命的蒙家兄弟

“我可以假借蒙家或者王家的身份,然后阿父封我个天策上将”

“封你什么?”嬴政侧目。

“天策上将!”李世民神采飞扬,“多好听啊!”

他很喜欢这个独一无二的封号,因为这是前世由于他战功彪炳、封无可封,所以生造出来的称号,很特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你真当自己去领兵打仗的?还上将?”嬴政不赞同。

李世民在心里撇撇嘴,不跟护犊子的父亲大人一般计较。

先想办法出咸阳,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好吧。”李世民收敛了嘻嘻哈哈的玩笑神色,认真道,“那就治粟内史或者少府的官员吧,对外只说是送补给,慰劳将士辛苦,也能掩人耳目。”

这算是比较合理的方法了,听起来像是送粮草兵器的,很安全。

至少表面上很安全。

嬴政依然皱着眉,还是觉得不够稳妥。

“阿父还不放心的话,派个你放心的人陪我一起去,确保我不会以身犯险。这样如何?”

太子温温和和地笑道,无比乖巧,看不出一点撒手没的迹象,再接再厉,“我当初和蒙毅从岐山赶往雍城,一路上可是很乖很听话的,蒙毅寸步不离,我也从来没有离开他的视线。对吧,蒙毅?”

蒙毅嘴角略有点抽动,艰难地应和:“的确如此。”

“蒙毅”嬴政把所有可信的人在心里全咀嚼了一遍,权衡着谁最稳妥。

蒙毅不行。虽然蒙毅可以争一争秦王最信任的臣子首位,但他没带过兵,若是在咸阳内,太子出行那自然是蒙毅陪伴最好,千里之路还是算了没有瞧不起蒙毅武力值,也没有还记挂当年孩子在蒙毅身边受伤的意思;

王家的话,王贲与蒙恬共掌中尉军,这两人只能调走一个,调走谁呢?

那当然是蒙恬了。不好意思,论信任,蒙家兄弟还是遥遥领先,超出太多了。

“蒙恬”嬴政心绪一定,琢磨着以蒙恬的稳重,拉住蠢蠢欲动的太子没有问题,那就他了。

“传蒙恬过来,寡人有事交代。”

太子笑逐颜开:“太好了,我就知道,阿父是天下最好最好的父亲。”

蒙毅欲言又止,静默地退到一边,忍不住想:太子真的会什么多余的事都不做吗?这可能吗?希望兄长运气好点,能时时刻刻看住太子吧不然的话

等蒙恬到了,太子积极地把这事告诉他,蒙将军难以置信地问道:“臣保护太子去撩阳?近日不是要攻赵吗?难道不打了?”

“打的云中,离撩阳还远着呢,无妨的,对吧?”李世民愉快地弯起眼睛。

对对吗?蒙恬张口结舌,下意识看向蒙毅。

弟弟无可奈何地与哥哥对望,像生吞了一包黄莲,露出一种打工人凌晨两点还在被工作折磨的、习以为常的麻木。

不需要任何言语,兄弟俩凭眼神就对了几句话。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想开点吧,兄长。总不能辞官不干。”

“真要命啊。”

“谁说不是呢?”

“我日后若是大祸临头,小命不保,你记得到我坟前上柱香。”

“不至于,太子还是很聪明的。”

“他若是不聪明,我就不用担心了。”

“也是。”

蒙恬平复了一会跌宕的心情,不得不为太子的安全加码:“那臣恳请抽调一些中尉军。”

“太子的卫尉约有上千,都是他从中尉军选锋出来的,你见过吧?”嬴政问。

“臣见过,臣当时在场。”蒙恬肃然道,“皆是中尉军最好的男儿。”

那是,选锋李世民可是专业的。

上万人往那一站,他目光一扫,就能一眼相中体格最强壮、意志最坚毅、目光最有神、状态最优秀的,甚至于瞅两眼对方站立的姿态,哪怕那人空着手,都能精准地推测出对方擅长什么,是刀枪剑戟,还是弓马骑射。

就跟种了几十年菜地的老农去逛一圈菜园子,马上就摘走了园子里最漂亮最新鲜的瓜果,一个也没有选错过,蒙恬当日全程陪着,都为他的眼光毒辣而心惊赞叹。

中尉军本就是大秦最精锐的军队,太子从三万中尉军里拔尖拔出来的一千人,装备了最好的马、最好的铠甲、最好的武器,在上林苑亲自训练了一年,这带出去要是不能以一敌十,李世民能把脑袋摘下来当蹋鞠踢。

但蒙恬还是不放心,他又要了两千人。

“王上莫要嫌多,实在是太子身份不同寻常”他刚解释了半句,嬴政就打断道,“不多,应当的。”

秦王怎么会嫌多,要不是人太多会引起更多注意,适得其反,他恨不得打包个两万军队,一路护送太子劳军。

这事差不多就这么敲定了,剩下的也就是路线和细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