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挖坑埋仇人,顺便春游
“亡国之君,暂时不能杀,得为其余五国做表率。所以赵迁,今为阶下囚,先关着,待整个赵国尽数归秦,便将他流放。”嬴政正色。
李世民举双手赞成这个决定:“阿父真是英明神武、计谋深远。”
“别以为说两句好听话,我就不打你了。”嬴政无情地戳穿他的小心思。
“哦。”他毫不介意,殷勤地问,“太后呢?”
“城破的那天,她被赵国大夫杀了。”
赵迁还没到亲政的年纪,在赵人看来,祸乱朝纲的罪,便归在了倡后头上。邯郸被秦军攻破的那天,赵王宫无比混乱,母子俩无处可逃,最后一个被俘虏,另一个被杀。
“郭开投降了吧?”李世民顺势问下一个。
郭开这种贪生怕死、构陷忠臣良将的奸佞,总是跪得很快,一看情况不妙立刻收拾钱财投降,恨不得打开城门喜迎秦师,换个国家继续享乐。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郭开一个人解决了两个,某种程度上比李世民还厉害。
尽管赵人恨得要死,但这人确实对秦国有功,嬴政倒也不会杀他。毕竟其他几国也有这样的人,收了大笔秦国的贿赂,干着这样卖国求荣的事。秦国还有用得上这些人的地方。
“他的投诚书。”嬴政翻出郭开的降书扔给太子,“我打算封他为客卿,赏赐千金,以嘉表彰。”
“让他活几年?”李世民随手接住,展开来,一目十行,漫不经心地问。
“那得看赵人愿意让他活几年。”嬴政漠不关心。
这是个游侠刺客遍地走的时代,燕赵之地尤其任侠,郭开这种臭名远播的奸臣,在赵国被灭后,还能活得好好的,尽享荣华富贵,让赵人怎么想?怎么忍?
就算他再仔细自己的命,一辈子待家里不出门,不见客,庖厨烤鱼的也可能是“专诸”,修厕所的也可能变成“豫让”,在众多侍卫包围下睡个觉,都可能被“聂政”冲进来砍死。
嬴政与李世民皆不关心郭开的死活,郭开又不是秦国培养派出去的间谍,他们没有保护他的义务。
“王上,到了。”
下车时,嬴政还注意了下李世民的动作,见他若无其事地踩着胡床蹦跶下来,动作轻松自然得跟一点伤没有似的,不由又瞪他一眼。
李世民:“?”
为什么老是瞪他?他什么都没干呢。
一条泛白的河流穿城而过,屋舍俨然,桑田齐整,风景倒是不错,只是跪在地上的那群人哪怕被绳子绑着、嘴里塞着布也呜呜乱叫,一直发出噪音,打扰了李世民看风景的心情。
“这是漳水吧?”他无视了地上还在增加的人群,眺望远方。
“你不是建议过桓齮引漳水灌城吗?”嬴政瞄了一眼满地的数量,感觉还不够多,便随口与他闲话两句。
“不是我建议的啦,不可以冤枉我。——没有鹤鸟吗?”他东看看西瞧瞧,试图寻觅燕丹说起的嬴政童年小故事里的那只仙鹤。
“我后来不去河边钓鱼了,鹤鸟只是来吃鱼的,没有鱼,大约也早就飞走了。”
“还好不是被人射杀吃掉了。”
“兴许。”
“我还以为……”李世民欲言又止。
“以为什么?”嬴政看着他,直觉他在想什么怪东西。
“我还以为那只陪你钓鱼的鹤,被赵偃杀了,烤了,然后他逼你吃来着……”李世民以手掩唇,凑近嬴政,神神秘秘地小声。
蒙毅往左边走了一步,低头看地:这土可真土啊。
蒙恬往右边走了一步,抬头看天:这天可真天啊。
<br>
至于王上和太子在说什么,他们一句也没听见。
李信一看,马上跟着学,使劲瞅着那帮被绑起来的人,数数有几个。
嬴政忍了又忍,要不是现在人多,真想揪他耳朵。“哪来的谣言?”
“因为你说鹤鸟不好吃……”李世民当然就胡思乱想啦。
“没有这些事。我落水之后,便很少出门了。很快又搬了家,尽量避开赵偃耳目。”
“那很难吧?毕竟这里是邯郸,赵偃是公子。”
“难,也得做。”嬴政没有反驳,只淡声道。
想来确实费了不少周折,在当年的局势下,邯郸处处皆是危机。秦攻赵越猛,嬴政越危险。
李世民忽然拉住了嬴政的手,温和地笑道:“要不要去钓鱼?”
嬴政侧首望着他,背景里是昔日的仇人在呜咽求饶,痛哭流涕,抖若筛糠。秦军在努力挖坑,忙得热火朝天的。
好一番奇怪而别致的风景。
嬴政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竹子和柳枝现做的鱼竿,不知道从哪弄来的线和小米,大概是抓人的时候顺便拿的,随便这么一绑一系,往水里一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