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混乱的刺杀(第2/3页)
这小子的敏锐和速度,好像永远比别人快一步,他真怕自己晚说了一滴水落下的功夫,这危险的东西就落入了太子手里。
为了防止这事发生,嬴政还提着剑走近了那根柱子。
太阿剑尖向下,寒芒四射,殷红的鲜血丝丝缕缕地流下来,一滴滴垂落到地面。
嬴政顺手把剑和剑鞘都交给蒙毅处理,虎视眈眈地盯着太子的手:“你没受伤吧?”
“这话该我问阿父。阿父没有哪里受伤吧?”李世民莞尔,上上下下打量他。
嬴政不知不觉心平气和起来,注意力从几个不知死活的刺客那里,转到太子身上:“手伸出来我看看。”
刚才情急之下抢剑的时候,虽然太子配合得非常好,主动抬手让出执剑权,但急乱中,嬴政也担心太阿过于铦利,不慎伤及太子的手。
刚刚活生生削掉刺客脑袋的大秦太子微微一笑,乖巧地摊开双手给父亲看,先正面再反面,五指张开,犹如猫科动物在伸爪爪,亲昵道:“看,一点事没有。”
父子俩一起练剑过招的岁月,果然没有一天是浪费的,不必任何眼神的交流,交剑交得默契无比,彼此都没有被剑刃剐蹭到。
甚好。
“这仿佛是藏剑簪。”少府令走过来,用层层袖子包裹,用力而小心地拔出纤细的簪子,“墨家以前造过这个,大概一柞长,很薄很尖的铜剑锋,比针灸的大针粗不了多少,藏在铜簪里,用发髻遮掩,隐藏性很好。”
“七八寸?”李世民比划了一下。
嬴政立即按下他不安分的手,沉声:“可有毒?”
“刺客的暗器,一般都有毒。”少府令观察着这刁钻的暗器,“看样式,像墨家的工艺。”
墨家也不全是为秦所用的,总有几个离散的弟子,亦或从前卖出去的东西,散得太远,兜兜转转换了好多人的手,谁也不知道都在哪。
非攻,但兼职军火商,也是墨家一贯的作风。
“比起这个,把匕首藏在人头里,更是绝了。”李世民感叹,“怎么想出来的?这真不能怪蒙恬检查不仔细,谁能想到人头里还能藏匕首?”
在场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同,就是啊,这也太邪门了!
晚上回家睡觉,都得做噩梦!
李斯蹲在那两个人头面前,生无可恋的社畜味已经要冲破章台宫了。
“后脑有缝隙,里面被挖空了,所以才能藏匕首。”
“都是有备而来啊。”尉僚道,“不知是燕王的意思,还是太子丹的意思?”
“临死之前还要提一下太子丹,这个刺客跟燕丹有仇吗?”姜启疑惑。
“丞相怀疑有嫁祸的可能?”李斯皱起眉毛,“但这燕国地图是造不了假的,确确实实是燕国的使者,不是燕王喜,就是太子丹。”
聪明人总是想的比较多,李斯已经七拐八拐地思考到了更远的地方,哪里能想到刺客他不带脑子,纯纯就是自爆呢。
“那十九公子……”姜启压低声音,“会不会就是燕国干的?”
“若跟随公子使燕的护卫仆从都能平安回来,倒是可能查出来。”李斯陷入了这两个谜团里。
姜启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那你多辛苦,还有这几个刺客的身份,也得核查清楚,好去斥责燕国。”
有机会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讨伐别国,一定不能错过,必须严厉责问燕国,逼迫燕国交出凶手,如此让燕国自乱阵脚,事半功倍。
“刺杀的主使多半是燕丹,他干得出这事。至于刺客,他们出使时递交的国书上都写了什么名?”李世民问。
其实他知道答案,这个国书他是看过的。
吕不韦不在,典客丞从人群里出列,回道:“吴望,秦舞阳,乐山。”
好家伙,除了秦舞阳,没一个用真名的,所以一开始李世民看到这名单的时候,也没觉得威胁有多大。
他叮嘱了蒙恬,但这次的刺客换了手法,隐藏了名字。直到秦舞阳害怕,荆轲说出了那句耳熟的话,李世民才认出那个燕使是荆轲。
本想将计就计,一网打尽的,中间却出了点波折。
总觉得这样藏头露尾,不是燕丹的作风。
“这名字有问题。”李世民和嬴政道,“燕使的来历也有问题。其中一个可能叫荆轲。另一个不知是谁……也许是燕赵的剑客?他拿着匕首的姿势,像是在用剑。”
燕赵的剑客……众人皆陷入沉思,李牧犹豫道:“有没有可能是盖聂?”
“盖聂?”李世民一怔,“他和荆轲混一起去了?”
“此人有何出奇之处?”嬴政皱眉,“你听说过?”
“臣也听说过。”庞煖不得不插话,叹气道,“盖聂乃是赵……以前赵国榆次的剑客,以剑术闻名,性烈如火,好与人论剑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