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父子夜话坦白(第2/3页)
“留步,外面都是雨,就别出来了。”李世民叮嘱。
“你路上小心,我可不想一觉睡醒被秦王抄家。”刘邦半开玩笑道。
“阿父没那么凶,你们不要对他有偏见。”太子嘟嘟囔囔地挥手。
“行行行,你说的有道理。”刘邦敷衍了一句,揣着手一直看到所有黄色的伞全都消失。
马车在夜色里渐行渐远渐无声,唯有秋雨潇潇,秋风瑟瑟。
“我现在明白庞煖和李牧为什么会降了。”张良喃喃自语。
“你第一天认识他吗?”刘邦转身向里面走,“秦国有这么一位秦王,又有他这样的太子,百年国祚还是没问题的,你还是别瞎折腾了。”
认命吧,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秦国就是好命,代代明君雄主,这一代更是出类拔萃,万里挑一的主出了两个,历代以来所积攒的优势,都在此时爆发了,帮助秦国走向巅峰。
夜色渐深,太子总算回来了。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立极殿,却看见了熟悉的玄色身影,顿时怔住,傻乎乎地左右看了看:“我走错宫殿了吗?”
“没有。”嬴政回答。
李世民拖着步子靠近他,一屁股坐在榻上,深沉地思考片刻,然后道:“我能不能不沐浴?”
“饮了几杯,醉成这样?路都走不稳了。”嬴政上下扫视他。
“我没有喝很多,才三杯。”他竖起两根手指,又连忙添加了一根,数了数,确实是三根,才自信地点头。
很好,养了十几年,一醉酒回到当年三岁前。
“发梢都是水汽,饮完解酒汤,去沐浴,等会我有事问你,白日里没有问完。”
“哦。”李世民乖乖听话喝汤,晃晃悠悠拖拖沓沓摇走了。
嬴政等了好半晌,差点以为这醉猫睡池子里了,才看见他溜达出来。
“过来。”
“阿父还有事要问我?”
“刺杀的事,你早就知道?”嬴政冷不丁问。
“我知道一点点。”李世民诚实道。
“那为何不早些告诉我?”嬴政有点生气,但没有发作。
“奉常有提醒阿父血光之灾吗?”
“没有。”
“老师也没有提醒我。我便想,这次应该不会见血,没有什么危险。”
“这还不够危险?”嬴政瞪视他,“若你早点告知与我,今日之事便不会发生。”
“那明日呢?除了一个荆轲,照样会有其他的刺客。燕赵人心不稳,多的是刺客,一时半会是杀不尽的。”
“这个理由不足以说服我。”嬴政不悦。
“我以为,可控的危险比不可控的危险解决起来要容易点。而我会尽全力保护阿父的。”李世民偷偷瞄他,认真地小声道,“章台宫是我们的地盘,四处都是我们的人,而我就在阿父身边,我不会让你受伤的。”
“虽有惊无险,但我连这样的‘惊’也不想有。你每一次都自诩有十足的把握,而把我蒙在鼓里,这样的感觉,我不喜欢。”嬴政深深地看着他,“若有万一呢?”
“……”
“你隐瞒了我很多事。”这才是嬴政介意的地方。“你幼年时什么都愿意同我说,长大了反而与我疏远了,这么重要的事都不说。”
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太子不再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什么预言都往外秃噜。
四岁,还是五岁?
“我是你的父亲,你却反过来把我当孩子隐瞒,你觉得合适吗?”
秦王耿耿于怀,太子唯唯诺诺。
“阿父若是回到庄襄王时代,会把你所知道的一切全部告知他吗?”他悄咪咪地问。
“……”嬴政可疑地沉默了。
人甚至无法共情一分钟前的自己。
做父亲来说,他当然希望孩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所有秘密都告诉自己;但反过来,他若知道未来,愿意把自己所知的全部“未来”告知当时的长辈吗?
这就未必了。
尤其涉及几国邦交和战争的部分,如果太相信这所谓“未来”而出了差错,那责任可大了,麻烦也很多。
嬴政沉默了许久,李世民主动道:“我让阿父觉得不安了吗?”
嬴政嗯了一声。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阿父早就知道,我根本不会预言,也不会算命,我不过是像阿父知道百年前的事那样,知道一些现今的事罢了。这些事未必是真的,故事里的人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我怕说出来会误导阿父,造成更糟糕的后果……”
他来到这个世界,都十二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联系,已经变了很多很多了。
“然,我还是想听你说。”嬴政坚持,“我不希望你我父子之间,日后因为这些事生出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