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青梅竹马(第2/3页)

“去玩吧。”李世民给它顺顺毛,接过羽毛,放它走了。

胖乎乎的黄猫喝了一肚子水,咣当咣当地晃着大肚子,走到华阳太后边上,撒娇地摊成猫饼,黏糊糊地去蹭她的手,得到了一盘脆脆的小鱼干和一碗水煮放凉的鸡肉,还有两个生鸡蛋。

铜钱一个,青云一个,都会自己开鸡蛋吃,只是铜钱要慢一点。

青云本来不饿,闲着没事干就在旁边散步,帮李世民啄断难解的旧弦,又帮铜钱啄破鸡蛋壳,有一搭没一搭地叼着鸡蛋液吃。

“铜钱是不是又胖了?”李世民随口问,“你们还能抱动它吗?”

“只是毛长而已,哪里胖了?倒是你,瘦了好多,小孩子要多吃饭才能长得高高的。”

“我不是小孩子了。”

“那也要多吃饭。来,先喝碗参鸡汤。”

“不是要修琴吗?”

“不急,先吃点东西。你慢慢弄。都放了二十多年了,也不在乎再多放几天。无忧也过来,坐这里。”华阳太后就这样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招呼他们去吃东西。

她喜欢看他们坐一起,仿佛一动一静,截然相反的性情气质,可是却无比合适。

投喂完熬了很久的参鸡汤,又喂了好几种温热的点心,华阳太后心情甚好,开始煮茶。

秋日现成的桂花,摇一摇花树,就会落下无数小小的金色雨点,芳香四溢,扑面而来。铺几层麻布,或两人在树下兜着,便能得到一年都用不完的桂花。

铺开来晒干,花色收缩委顿了少许,收起来放在密封的陶罐瓷瓶里,随用随取,用来做糕点和烹茶再好不过了。

干燥的桂花洒在茶汤里,甜蜜馥郁的香气便蒸腾而上,袅袅娜娜地传入每一个人加一只猫的鼻尖,动人心弦。

“歇会,饮杯茶。”华阳太后笑道。

李世民苦恼地看向手里刚拆完的琴弦,微微抱怨:“再耽搁,我今日就做不完了。”

“明日再做也一样。”

“那不妥,正好我今日有空闲,不能拖到明日。”

“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华阳太后催促他,“等会儿再装个新琴弦就行了。”

“没那么简单的。”李世民嘀嘀咕咕,只能又坐过去喝茶。

无忧莞尔一笑,陪同在侧,捧着白瓷杯,悠然地浸在秋风和桂花香里。

饮完茶,又去折腾琴。她把书卷摊开给他看,纤秀的手指点点那关键词句和旁边的图画,小声道:“这是我在太学受业时总结的,不一定准确。”

“张苍师兄研究的?我当时受业的时候怎么没有?”

“这两年才有的,你很少去太学了。”

“他们都还好吧?我明日就去看看荀先生。”

“都还好。”

“你呢,最近也好吗?”

“交了个富有的新朋友,见识了不少巴蜀的菜式。”

“巴清?”李世民打量着宦者送来的新弦,猛然转头。

“嗯,清很善于经商,已经把枳县的丹砂卖到咸阳来了,正有意向王上捐供万斤,以备地宫之用。”

时人视死如生,国君的陵墓通常在继位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了,一直修到死,所以秦王的陵墓也已经修了十几年了。清想砸钱买个名声,无可厚非。

有钱,任性。

“她想走通你的关系?”李世民了然。

“枳县是你的封地,这么大的事,自然该报备于你,她已经递交了文书,只是你与王上都太忙,所以一时没有顾及到她。我想着,有利无害的事,告诉你也无妨。”

无忧很有分寸,但凡此事对李世民有一点不利,她就会婉拒了。

“嗯,确实是好事,反正捐丹砂的是她。到时候表彰一番,也能引人效仿。”

他轻轻松松地答应下来,而后一点都不轻松地把纤细的蚕丝线穿过弦孔,打结调整,拉弦缠绕,按部就班地一根根上好,缓慢拧紧调音。

这个过程很漫长,但华阳太后一点也不着急,她很乐意就这样悠悠地给他扇扇子,好像这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玩意儿,比秋风更凉爽似的。

无忧帮他固定琴弦,抚平拉直,一遍遍听着每一根弦音准不准。

“徵弦是不是紧了点?”

“略有一点,但新的丝弦都会如此,需得静置一两日,多次调整,才能稳定。”

“你看起来比我精通多了。”

“我只是恰巧看过旁人……”

华阳太后听着听着,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鉴于她的笑声实在开朗,把追着尾巴跑的铜钱猫都惊到了,停下来朝她看,李世民与无忧也一起抬头望过去。

两人一猫,俱很懵逼。

“哪里不对吗?”李世民疑惑。

“不……没有哪里不对。”华阳太后用团扇掩盖,依然笑意不减,“我实在是很想看到你们成亲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