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热热闹闹的螃蟹宴(第3/3页)

“我怎么能不说呢?所有人都赞一通,独独没有我吗?”

“你一直在我身边,每日都可以看见你,出则有你同行,入也有你相伴,是最最尽心的,我如何能忘了你?”

浮丘伯这才乐了。

“你收的弟子也很好,脚踏实地,不虚不躁,日后也会有番作为的。”

刘交努力按捺住雀跃的心,忙行礼道谢。

“今日不知怎的,话太多了些,忽然有些感慨。”荀子看着盘子里李世民拆好的完整的蟹肉,慈爱道,“我吃不了多少,你在长身体呢,自己多吃点。”

“嗯。”李世民用力点头。

“庖厨好像还有炸的粉蟹,我去看看好了没?按太子的口味做的,你们谁要?”浮丘伯边走边招呼。

“怎么做的?”

“先调味蒸好,再拆肉和蟹黄,裹了面去炸,应是酥脆酥脆的,太子好这口。”

“那给我来一份。”

“我、我就不要了。”

“有没有汤饼?”

……

温好的清酒香气隐隐,不及刚出锅的炸蟹受人欢迎,连荀子这年纪,都被金黄的外皮吸引,忍不住尝了两口。

“你怎么不吃?”荀子奇道。

李世民给林檎削皮切块,摆在荀子面前,闻言用这匕叉了一团炸蟹,一口咬碎,回得很快:“我在想,我都没有字呢。”

“你便是取了字,也无人可以唤哪。”

谁能唤太子的字呢?秦王吗?但秦王可以唤名,这字取了等于没取。

“说的也是,但我还是想有一个字。”李世民跟师长撒娇太容易,他只需要这样认认真真地看着对方,说出自己的诉求,以“我想”为句式,最多充满期待地再补一个,“可以吗?”

一般不会有宠孩子的长辈舍得拒绝。

“那我得好好想想。”荀子自然也不舍得拒绝,“明德太文了些,祈安稍弱,你已有安定天下之能;景行,与你的名不大相称;济安合于名,又似乎不够郑重……”

荀子想来想去,最后道,“你的字,有点难起。”

“先生慢慢思量,我不急。”

“好,我定为你取一个最好听的字。”荀子朗然长笑。

“那我便等着先生了。”

但李世民终究没有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