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一起看星星(第4/5页)

但庞煖不一样。他已经很勉强地走到尽头了,临了,还是想葬在他熟悉的城池里,任飞雪落满他墓上的泥土。

秦王成全了他。

“那李牧呢?”

“他没有上奏。”

父子俩都明白李牧为什么没有上奏。

因为赵国这几个月,发生了七次动乱,全都打着赵嘉的名义,试图从内部串联那些降将和从前的赵臣,降而复叛。

秦将们早有准备,迅速扑灭了动乱的苗头,没有引起大的战争,但总归还是不够安稳。

秦国这边狠杀了一批挑事的,然后对被迫胁从的那些,大棒加蜜枣双管齐下,钱粮源源不断地送至,改城为郡,派郡守们多加安抚。

这种情况,姚贾那种八面玲珑的纵横家还是很有用的,巧舌如簧,擅长瓦解对方联盟,钻空子搞分化,逐一破解。

赵国人心也不齐,所以乱子不断,但没有强而有力的领导者,目前不成气候。

所以李牧就被滞留下来了,暂时不能放他回去。

“蒙武寻到了李牧的家人,已经在送来的路上了,想来他不至于有怨。”嬴政思虑得很周全。

“不会,李牧想得通,不放他走,其实是为他好。等赵地安定了点,就可以——”李世民话锋一转,“让他参与攻魏了。”

嬴政颔首同意。用人不疑,物尽其用,是他俩共同的风格。

“太学祭酒,我准备让韩非接任。”

“那可太合适了。”

没有人比韩非更合适了,他一个人满足了嬴政想要的四个条件:荀子的弟子、法家代表、韩国公子、博学严明,让韩非上既是一脉相承,又能增强法家的力量,顺便还能彰显秦国用人之大度。

而且,儒法两家若有争执,浮丘伯肯定第一个出头解决,就能把矛盾缩得很小,不至于扩大。

“一切都很好,阿父却还在惦记那个故事吗?”

“……”嬴政默了默,本不想回答,沉静片刻,还是低缓地嗯了个音。

“刘邦向我推荐了沛县的一个狱吏,称其有大才,可堪重用。”

“狱吏?”吏比官的等级要低,为吏的基本也就说明家世不高。嬴政并不在意臣子的出身,他只是忽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人。

“萧何?”

见太子笑眯眯点头,嬴政的心情顿时有点奇妙。

这似乎是嬴政第一回 亲身体验“预言”的独到之处,虽不至于立刻大喜过望,提拔萧何做高官。——那没必要,大秦的朝堂现在也是人才济济。但基于这一点,可以试着给萧何一个机会。

“既是狱吏,当对文书狱法有些了解,先提到李斯手下做卒史。只要他有本事,会脱颖而出的。”

“阿父想得好周到。”李世民不吝夸赞。

“姚贾去找你了?”

“嗯。估计贪得多了怕人告。”

“我给过他机会了,若不多交点,就去云阳狱过冬吧。”

“那正好可以交给萧何来审。”李世民挑眉一笑,顺手拿出巴清给的礼物清单,交给嬴政,“这是枳县那个坐拥丹砂的豪商赠予我的……”

嬴政接都不接:“那给我作甚?”

“呃……给你过目?”

“她要买官?”

“这倒没有。”

“违法?”

“也没有。”

“那便嘉奖一番,让她博名即可。我亦收到了她的礼,你不必在意。”

“哦,那就行。”李世民把长长的礼单折起来,想了想,没有什么正事要说了,就又开始抬头看星星,漫无边际地瞎扯。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阿父宫殿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吗?”

“算是吧。”嬴政瞅他,“你又想说什么怪话?”

“秦王居住的宫殿名字来自《论语》,这种事居然一直没有一个人觉得哪里不对吗?”李世民古怪地疑问。

“没有《论语》,北辰星不存在了吗?”嬴政毫不客气地反驳。

“话虽如此,《论语》传播太广,提起北辰,很多人都会想到这句话吧?”

“那又如何?我喜欢这个名字。”嬴政神情轻蔑。

他对这世俗的礼法,有他自己的一套体系和认知,想遵守的时候遵守,不想遵守的时候看都不看一眼。

不喜欢冕琉碍眼,上朝的时候就不戴;喜欢“北辰”之名,管你哪家的谁说过什么名言,就要给宫殿取这个名。

“哪颗是北辰?北辰和紫微是一颗星吗?”

嬴政没有什么观星的兴致了,敷衍道:“在北方,是。”

“我怎么找不到?”李世民故意道。

“你眼睛不好。”嬴政乜他一眼。

“我的眼睛怎么会不好?我能看到北斗有九颗星!”

“北斗不是七星?”